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项目2 CPU选型 计算机维护与 及维修项目课件.ppt

项目2 CPU选型 计算机维护与 及维修项目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2 CPU选型 计算机维护与 及维修项目课件.ppt

岗位情景1 计算机系统硬件导购;项目2 CPU选型;项目2 CPU选型;任务2.1 了解CPU类型及主要参数 ; (2)CPU的封装 CPU的封装使处理器核心与空气隔离,避免污染物的侵害。除此以外,良好的封装设计还有助于芯片散热。 封装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最常见的是; 2.CPU主要参数 (1)主频、外频、倍频 CPU的主频(也称内频)指的是CPU的内部时钟频率,即CPU的工作频率。主频越高,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指令就越多,CPU的速度也越快。CPU外频指的是系统总线的时钟频率,简称总线频率,即主板上芯片组对CPU和内存的运行时钟频率。外频越高,CPU与外部Cache和内存之间的交换数据的速度越快。倍频则是指CPU主频与外频的倍数。三者关系是:主频=外频×倍频。当增大外频或倍频时,CPU将超过标称频率工作,为超频。 (2)前端总线频率FSB 直接影响CPU与内存数据交换速度。前端总线频率=(外频×数据位宽)/8。比如支持64位的CPU,外频是200MHz,按照公式,FSB=1600MB/s。 外频与前端总线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 (3)高速缓存Cache CPU内置了L1、L2和L3 Cache,可以大大提高CPU的运行效率。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芯片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Cache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L1 Cache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L1 Cache的容量对CPU的运行影响较大,一般L1 Cache的容量通常为64~256KB,L1 Cache 越大,CPU直接与L2 Cache交换的数据越少。 L2 Cache是CPU第二层高速缓存,二级缓存是比一级缓存速度慢,主要是做一级缓存和内存之间数据的临时存放。L2 Cache容量也会影响CPU的运行,应越大越好,有的高达12MB。 L3 Cache可以进一步提升大数据计算时处理器的运行性能。 (4)工作电压 工作电压指的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随着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近来CPU的工作电压已降至1.2V以下,以解决发热过高的问题。; (5)地址总线宽度 地址总线宽度决定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P4的地址总线为32位,可以访问的空间为4GB,现在地址总线宽度已发展到64位 (6)数据总线宽度 数据总线宽???是CPU可以同时传输的数据位数,分为内部数据总线宽度和外部数据总线宽度。586以上的CPU内部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外部数据总线宽度为64位。位数越多,可以同时传送的字节越多,速度也越快。现在内部数据总线宽度已发展到64位。 (7)多核心 是指单芯片多处理器,各个处理器并行执行不同的进程。由于提高频率遇到了瓶颈,于是Intel/AMD的多核CPU便应运而生。 (8)多线程 每个正在系统上运行的程序都是一个进程,每个进程包含一到多个线程,线程是一组指令的集合。其实增加核心数目就是为了增加线程数,因为操作系统是通过线程来执行任务的,一般情况下它们是1:1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四核CPU一般拥有四个线程。但Intel引入超线程技术后,使核心数与线程数形成1:2的关系,如四核Core i7支持八线程。; 任务2.2 了解CPU的发展 任务提出: CPU是如何发展的?最新的CPU有哪些?有什么性能和特点?你的计算机中的CPU属于哪一档? 任务实施要求: 小组成员对照教材和网络的相关内容,了解Intel、AMD和国产CPU的发展历程,并了解最新CPU的性能和特点,为CPU的选购打下基础。;任务2.2 了解CPU的发展; 1.Intel CPU (1)奔腾以前 71年推出第一款CPU 4004,4位数据总线,包含2300个晶体管。 79年生产了8088,数据总线内16位,外8位,20位地址总线,寻址1MB,有2.9万个晶体管。 82年生产了80286,数据总线内外均为16位,地址总线24位,可寻址16MB,有13.4万个晶体管。 85年生产了80386DX,数据总线内外均为32位,地址总线32位,可寻址4GB,27.5万个晶体管。 89年生产了486DX,数据总线内外均为32位,地址总线32位,开始采用倍频技术,125万个晶体管。; (2)奔腾 93年生产了586(Pentium),主频最大200MHz,工艺0.8~0.35μm,310万个晶体管。芯片面积191mm2。 95年,Pe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