峃口镇介绍说明.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峃口镇介绍说明

峃口镇Xuékǒu Zhèn该镇以地处文成东南面飞云江中游,是大峃东南面唯一的进出口,随大峃更迭村名,地处鹤川处口,古时名鹤口,后改称峃口,故名。文成县峃口镇,辖地自隋至清属永嘉县、安固县、瑞安县嘉屿乡峃口庄。1939年称峃口乡。1948年划归文成县管辖,乡名不变。1949年解放,建政仍称峃口乡。1950年划出桥坑等地归塔山乡。1952年垟岙、周垟2乡从峃口分立,1956年复并入峃口乡。1958年改称为峃口管理区,1961年改称峃口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峃口乡原称。2011年3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时,将原峃口乡、双桂乡、公阳乡、平和乡、金垟乡四个行政村(渡渎、溪口、驮垟尾、良坑)合并为峃口镇至今。峃口镇位于文成县东南面飞云江中游。距县城7.1千米,总面积87.87平方千米,总人口37896人。政府驻地驮溪边,辖35个行政村。东与瑞安市高楼镇接壤,南与周山乡交界,西与巨屿镇毗连,北与大峃镇相连。最高海拔1098.5米,最低海拔30米;飞云江西南入境,经流东北出境,泗溪、九溪、桂溪、渡渎、方坑在本镇内注入飞云江。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温16℃左右,年降雨量1800毫米上下。瑞东公路和珊溪至县城公路通过本镇。群众自治组织龙车村Lóngchēcūn位于峃口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北1.6千米,村委会驻地龙车。村处龙山脚下,泗水岸边,原名龙溪,后为书写方便,改称龙车。东至鱼局村,南、西接峃口村,北连大峃镇。面积2.01平方千米。有龙车、黄士垟、汀埠头、半峃4个自然村。313户,862人。耕地面积338亩,林地2072亩,农业种植水稻、番薯。为革命老区村。1949年称龙溪村,属峃口乡,1958年称龙车生产队,属峃口人民公社峃口生产大队,1961年称龙车生产大队,属峃口人民公社,1984年称龙车村。2011年3月并入峃口镇。鹿堡村Lùbǎocūn位于峃口镇东南部。距镇政府驻地东南7千米,村委会驻地鹿堡。唐末筑有麓堡,为书写方便称鹿堡,故名鹿堡村。东至上岳头村,南接金岭村,西、北邻公阳村。面积1.4平方千米。有鹿堡、中村、寨里3个自然村。302户,939人。耕地面积940亩,林地832亩,农业种植水稻、蕃薯。为革命老区村。1949年称中村,属公阳乡,1952年改属阳东乡,1956年复归公阳乡。1958年称中村生产队,属峃口人民公社公阳生产大队,1961年称中村生产大队,属公阳人民公社,1981年更名为鹿堡大队,1984年改为鹿堡村,2011年3月并入峃口镇。鱼局村Yújúcūn位于峃口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东北2.2千米,村委会驻地上岙。飞云江境内有一潭名鱼局潭,村以此得名。东至城东村,南接新联村,西邻龙车村,北连大峃镇。面积1.38平方千米。有上岙、鱼局、半岭、百谷山4个自然村。170户,507人。耕地面积242亩,林地1365亩,农业种植水稻、番薯。为革命老区村。1949年称鱼局村,属峃口乡,1952年归垟岙乡,1956年复归峃口乡,1958年称鱼局生产队,属峃口人民公社峃口生产大队,1961年称鱼局生产大队,属峃口人民公社,1984年称鱼局村。2011年3月并入峃口镇。驮尖村民族村Tuójiānmínzúcūn位于峃口镇东南部。距镇政府驻地东南6.9千米,村委会驻地驮尖。村处驮尖山的山坳中,故名驮尖民族村。东至鹿堡村,南接山华林场,西邻垟山民族村,北连公阳村。面积0.98平方千米。有驮尖、岩头2个自然村,是少数民族村。100户,342人。耕地面积488亩,林地710亩,农业种植水稻、蕃薯。为革命老区村。1949年称驮尖村,属公阳乡,1958年称金岭生产队,属峃口人民公社公阳生产大队,1961年析金岭置驮尖大队,属公阳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鹿堡村,2011年3月并入峃口镇。驮垟尾村Tuóyángwěicūn位于峃口镇西部。距镇政府驻地西北4.2千米,村委会驻地黄楼。该地有一片较大的山垄梯田(当地亦称田垟),村子在田垟尾部,故名驮垟尾。东至峃口村,南接溪口村,西邻良坑村,北连大峃镇。面积1.36平方千米。有驮垟尾、外垟桥、黄楼、黄楼上坪、深塆5个自然村。187户,560人。耕地面积369亩,林地1189亩,农业种植水稻、番薯。为革命老区地村。1949年称渡头村,属金垟乡,1952年改属李山乡,1956年复归金垟乡,1958年称良坑生产队,属峃口人民公社金垟生产大队,1961年析良坑置驮垟尾大队,属金垟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驮垟尾村。2011年3月并入峃口镇。金岭村Jīnlǐngcūn位于峃口镇东南部。距镇政府驻地东南5.7千米,村委会驻地岭头。取字金瓜堂、岭头,故名金岭村。东至驮尖民族村,南接垟山民族村,西邻周山畲族乡,北连公阳村。面积1.49平方千米。有岭头、黄岭宅、牛溪塆、金瓜堂4个自然村,264户,779人。耕地面积924亩,林地982亩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