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动植物天然毒素9
Review : 1、机体对化学毒物的处置(生物转运)可分成哪几个过程? 2、外源化学物会经哪几种途径进入机体最终又如何排泄至体外? 一、鲭鱼中毒 1)来源: 鱼类组织中的组氨酸 细菌分解 组胺 组氨酸脱梭酶 鲭鱼亚目:青花鱼、金枪鱼、蓝鱼和飞鱼等。皮青肉红。 金枪鱼 2)中毒表现: 2h出现症状,病程持续16h,对人胃肠道和支气管的平滑肌有兴奋作用,从而表现呼吸紧促、疼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 3)防止措施: 1.冷冻条件下运输和储藏,防止鱼类腐败; 2. 组胺为碱性物质,烹饪时加入食醋可降低其毒性。 二、雪卡鱼中毒 1)来源: 鱼类 有毒藻类 雪卡毒素 (梭鱼、黑鲈等) 2)表现:影响胃肠道和神经系统。 三、鱼卵和鱼胆中毒 青鱼、草鱼、鲢鱼、鲤鱼等淡水经济鱼类属于胆毒鱼类。 清海湖裸鱼、狗鱼、鳃鱼、淡水石斑鱼等属于卵毒鱼类。 四、其它鱼类毒素 黄鳝:鱼血毒素。 鱼类腹腔内壁的一层薄薄的黑膜富集有害物质。 河豚鱼分布世界各地,全球200多种。大约80种河豚鱼已知或怀疑含有剧毒物质河豚毒素。 河豚毒素含量:卵巢>鱼卵>肝脏>肾脏>眼睛>皮肤>肌肉和血液 河豚毒素是一种很强的神经毒素。 河豚毒素中毒的特点是发病急速而剧烈,潜伏期10min~3h。 手指、唇、舌等部位疼痛 呕吐、腹泻,四肢无力、发冷,指尖、口唇等处麻痹 语言不清、紫绀、血压体温下降、呼吸困难,最后死于呼吸衰竭 河豚毒素对热稳定,220℃以上才分解。 河豚毒素虽然有剧毒,但其肉鲜美柔嫩无比,人们常把河豚鱼片与日本绘画相提并论,柔和细腻,回味无穷。 在我国,国家明文规定不准饭店供应河豚鱼,而在日本吃河豚则有悠久的历史,几乎成为其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麻痹性贝类毒素(蛤和贻贝、扇贝和牡蛎) 腹泻性贝类毒素(扇贝、贻贝、杂色蛤、文蛤、牡蛎等) 神经性贝类毒素(海洋赤潮、短裸甲藻赤潮) 蟹类毒素 螺类毒素 鲍鱼毒素 海参毒素 蟾蜍毒素 一、 致甲状腺肿物质 分布及毒性 十字花科蔬菜:芥菜、油菜、萝卜等 芥子苷:硫代葡萄糖 芥子酶 异硫氰酸酯、腈类、硫氰酸盐等有毒物质 二、 生氰糖苷 生氰作用:指植物具有合成生氰化合物并能够水解释放出氢氰酸的能力。 生氰糖苷:豆科、蔷薇科、稻科等植物中。 三、 蚕豆病和山黧豆中毒 蚕豆病:食用蚕豆而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症。 蚕豆毒性物质:嘧啶衍生物蚕豆双嘧啶和异脲咪 山黧豆中毒:1.山黧豆中毒性骨病:骨头畸形 和骨关节脆弱。(谷氨酰丙腈) 2.神经性山黧豆中毒:腿麻痹加 强、肌肉无力、僵直。 四、消化酶抑制剂 分布及毒性 豆类和谷类含量最多,马铃薯、茄子、洋葱也含有。 蛋白酶抑制剂毒性: 1.抑制蛋白酶活性,降低了食物蛋白质的水解和吸收。 2. 刺激胰腺增加其分泌活性 五、生物碱糖苷 1.龙葵碱糖苷 广泛存在于马铃薯、番茄及茄子等茄科植物中。主要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乙酰胆碱不能被清除而引起中毒反应。 分布及毒性 千里光属(菊科)、猪屎豆属、天芥茶属中富含。 猪屎豆属 六、天然诱变剂 咖啡碱和茶碱:咖啡豆、茶叶和可口可豆等植物中。 毒性作用:1.过量摄入,神经紧张和心律不齐; 2.致癌和致突变作用; 3.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六、天然诱变剂 黄樟素:食用天然香精如黄樟精油、八角精油和樟脑 油的主要成分。 毒性作用:在体内经代谢活化为活性致癌物,该物质上亲电物,可与DNA发生反应导致癌症的发生。 六、天然诱变剂 细胞松弛素: 植物对环境应激反应产生的类似抗生素的物质。异黄酮或萜类化合物。 大豆、马铃薯、花生、绿豆、宽豆、胡萝卜等均能产生细胞松弛素。 毒性作用:呼吸窘泊、肺水肿、充血以致死亡。 六、天然诱变剂 类黄酮:以结合态(黄酮苷)或自由态(黄酮苷元)形式存在于水果、蔬菜、豆类和茶叶等植物中。 槲皮素:最典型的类黄酮。 毒性作用:Ames试验发现其为间接致突变物;长期动物试验发现其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 六、天然诱变剂 麦芽酚:食品增香剂。 毒性作用: Ames试验发现其为弱致突变物;但没有证据显示这些物质的致癌活性。 生物活性胺:腐胺、尸胺、多巴胺、酪胺 常见于:肉和鱼类制品、某些植物如香蕉和鳄梨、过期的奶酪、啤酒 外源 化学物 [接触] 皮肤 肺 消化道 粪 [接触] [排泄] 肝 〖吸收〗 [再吸收] 胆汁 [代谢] 血液循环 白蛋白结合型 游离型 [吸收] 靶器官 (损害) 器官组织 (贮存) [分布] 肾 肺 分泌腺 尿 呼气 乳汁、汗 [排泄] 图3-1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 第一节 动物组织中的有毒物质 第二节 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