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竞争原理
生态竞争原理先看两个恶性竞争的实例。一个例子是我新买不久的某品牌冰箱。前一冰箱使用了20多年还很好用,只是搬新房觉得过时就送人了。新买的冰箱2年不到就出现了问题,一打听原来不止我这一台冰箱有这个问题,许多人家的冰箱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就是冰箱冷藏柜后板结冰,阻挡水珠随导流漕流出,水珠流入贮物箱引起贮物变质。打电话报修才知道碰到了难事,需要破坏一次性的保温层才能修,而且效果不一定好,正好我知道一个拆冰箱回收的,就问他原因,他告诉我是因为冷气导管的材料变差了,原来都使用厚皮铜管,现在好点的是簿皮铜管,不好的则直接用铁管代替了,其结果是冷气渗透管壁至使冰箱冷藏柜后板结冰。拆解是从回收的角度看待这一替代的,而我则更关注冰箱产品品质的降低,按照通常经济学的思考,中国的白色家电行业是起点很高的充分自由竞争行业,而自由竞争一直被定义成产品品质提升的有力促进因素,自由竞争毫无疑义的正激励产品品质改善,大量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如对促进了中国的白色家电行业产品品质的提升作用就功不可没,但也不得不承认上述材料上的逆淘汰也并非个别现象。这使我开始反思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单边正激励产品品质改善的经典表述,即看不见的手通过自由竞争的资源配置实现产品的优胜劣汰,但在上述事例中,市场机制自由选择的结果却是个别材料的退化,这是否表明自由竞争的完美的资源配置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所以才会出现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失灵。更多事实显示,自由竞争的市场作用机制是一个双向调节机制,不仅产生正激励方向的优胜劣败,还伴随着负激励方向的逆淘汰,决定产品品质进化与退化正负方向的关键因素并不是自由竞争下的优胜劣汰,而是保持竞争优势的环境条件。在竞争不激烈的环境条件下,产品生产者关注产品的内在品质更有利于保持竞争优势,此时的自由竞争将偏向于正激励,即刺激产品品质的打造与提升,当市场处于饱和的恶性竞争环境条件下,产品生产者除需关注产品的内在品质外,还要考虑竞争的因素,当有企业用牺牲产品品质的不当竞争方式追求竞争优势不仅未受处罚反而获利时,其它观望的企业也会不约而同的效法,市场就随之出现负激励的方向选择。 只是这个方向选择受到价值判断的有色镜的过滤,而使许多经济学者看不到自由竞争还有负激励逆淘汰的存在。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更典型一些。就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面金融危机。可以看到随着竞争加剧负激励不断增长逆淘汰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前面的负激励只是逆淘汰了冰箱各别的材料,而且材料沒有流动性,不会影响其它零件的品质,对冰箱整体品质的影响有限,而次贷危机则不同,证券的流动性如血液一般,能迅速毒害整个次贷的品质。住房本是不动产,很难发生位置移动,但一种金融衍生品即“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就使之变成可移动的投资品了。一旦金融衍生品介入,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就会展开无穷的金融交易。这种证券既可以在国内金融市场不断交易,又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不断流通,于是就把住房问题由局部问题变成全局问题、由地区问题变成全国以至全球问题。当第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即大量买房的穷人无力偿还贷款时,其后的诸多环节就难以运行了。不仅如此。金融危机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火爆,即使是次级抵押贷款证券也成为抢手货。在这种情况下,不少金融机构把这种十分畅销的金融衍生品同其他行业的次级证券甚至垃圾证券“打包”出售。这样,多年积累下的大量金融残次品甚至垃圾就像汹涌的海浪一样涌向了美国以至世界金融市场。其后果就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关于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导致负激励逆淘汰的实例还可举出更多,不光经济上的事例,政治上的事例也不少。上世纪80年代末是强调自由竞争的新自由主义盛行的时代。其结果却是拉美“中等收入陷阱”、亚洲金融风暴、欧洲债务危机、美国金融海啸,还有阿富汗、伊拉克的持续动荡,欧盟深陷分裂危机等等。这些实例表明,自由竞争并不必然推动产品品质提升与社会进步,有时却适得其反,产生倒退逆淘汰的恶果。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还使负激励的方向选择合法化。美国次贷就是以金融创新的名义大行其道的。21世纪以来,美联储连续降息,金融机构简化购房手续,不需首付款即可发放贷款,甚至在信用等级评定上造假以鼓励次级抵押贷款,从而导致金融市场的风险迅速累积。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使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但美国金融市场的负激励的方向并没有根本的改变,美国金融市场的病根并没有消除,甚至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个病根的危害,美国金融的畸形繁荣仍将继续直到下一次金融危机暴发。只要自由竞争的信念不改变,自由竞争负激励逆淘汰的后果就难以消除。这后果不光表现在经济上,也是国际政治动乱颇发的主要因素。由于自由竞争的合法性理论依据的存在,即便负激励逆淘汰日益暴露出严重的问题,对其进行约束的努力仍显得软弱无力,因为在立法禁止以前,任何竞争方式都是合法不受限制的,而对预期行为立法目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