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袋戏指尖上舞台剧
布袋戏指尖上舞台剧
布袋戏的表演可分为前后场――前场由主演及助演组成,主演负责全场口白并操弄主要角色,助演协助主演操演部分戏偶,以及“捡场”与“赞声”;后场包括唱曲艺人与演奏乐器之乐师。布袋戏演出时,台下手艺高超的操偶师们在幕后,一面用手熟练地操纵戏偶,表演各种细腻的动作,一面还要模仿各种人物声渊,先是出场涛,然后随着戏码的展开,他们开始绘声绘色地叙述剧情,配合着后场悠扬的音乐,一个个雕刻精美的戏偶在操偶师的灵活操作上显得活灵活现,逼真传神。有时也借助道具的配合。小小戏台,短短一出戏码却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与善恶美丑。
戏台――布袋戏的演出戏台起到了前台观众与后台操偶师之间的隔离功能以及提供演出需要的舞台布景。在布袋戏发展之初,戏台都较为简陋,只是用扁担和布搭起来的简易戏台;随着布袋戏的发展和条件的成熟,戏台也变得精致复杂起来。早期的戏台就是四角棚,它的构造类似于一座土地公庙,有四根柱子,中间的大厅是木偶活动的舞台,面向观众的一面有一布屏,起到遮掩的作用,后来慢慢加入了木雕技术和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演变成六角棚戏台,又称作“彩楼”,六角形舞台的设计使得舞台的空间及视觉表现效果更富有变化,此类美观而装饰性很强的戏台,本身即是一件木雕艺术品,其造价自然昂贵,再因搬运不宜,并非所有戏班部能配备得起。
操偶师――布袋戏的灵活之处即在于以手指来控制木偶,主要靠的是食指和拇指,食指放于木偶头中,拇指和其他三个手指则是放入木偶的手中。因此操偶师第一个必须练好的是“劈指”、“抖手”、“腕功”以及“臂功”等基本功。一般布袋戏是单手操控的,因此传统布袋戏操偶师,通常可一人操纵两个木偶,做对淡或动作的文戏表演,技艺高超的操偶师两手均可做出木偶的跑、跳、抛接、武打等武戏表演。面布袋戏偶中又分生、旦、净、末、丑、兽、朵等角色,角色各有不同,因此表演时操偶师要显现出不问角色的手势、步伐和动作。最厉害的是,在布袋戏的演出中,会出现表演者兼口白,更甚者包办音乐后场的情况,而此种独挑大梁的布袋戏表??方式常见于闽南或台湾。像这样一人即可操纵一台历史剧的表演,在中国其他戏剧表演中是绝无仅有的。
戏码――布袋戏盛行之初,表演形势很是简单,演出戏码是以即兴表演为主,即简单的操偶表演,例如闽南或台湾早期所见到的摆仙跳八仙等没有口白的迎神演出;后来表演内容渐渐开始讲究了起来,出现了戏码,如《四锦裙记》、《乌袍记》、《喜鹊告状》等流传至今的正本,而布袋戏主流则是武戏、历史演绎为丰的小说戏码,其中以三国演义、两游记、封神榜等章回小说改写成的戏码最受观众欢迎;亦有一种演出戏码几乎都以口白对话为主,并没有唱腔歌曲等辅佐,这种特色与其他中国传统戏剧也是相当不同的。
剧本――布袋戏虽有戏码却少有剧本,这也与其他传统戏剧不同,主要是因为布袋戏的传承者重在布偶操纵技巧与后场音乐配合方面,对于演出的剧本大多是口耳相传,或是剧团清说戏先生来跟操偶师讲述故事内容,再由操偶师上场发挥,因此布袋戏的传统剧本保存极少。
出场诗――通常布袋戏每位要角出场时都会有自己的四念白,即所谓的“出场诗”或“定场诗”,因其通常由“四句”五言或七言古诗所组成的闽南语“念白”,故称“四念白”。从戏剧表演方面来说,出场诗其实是布袋戏演出的最大特色。出场诗一般会拉长语音、注重语调旋律,起到了让戏剧角色自报身份的作用,而其文言式的用字遣词常常更能代表木偶的角色、身份与性格,例如布袋戏中观音菩萨角色的经典出场诗为:“南海普陀自在,说法三千世界,佛法无边无量,凡人难到莲台。”老生出场诗可为:“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老汉姓维,名基。”等等。
口白――操闽南或台湾地方性语言来做演出的口白师父可渭布袋戏的灵魂人物。在布袋戏的演出中,后场的口白师父包办了戏中所有人物的对白与念白,也常是布袋戏戏剧中惟一的挂牌主演者。主要因为身系演出成功与否,类似职业说书人的口白主演者必须具备有仿男女老幼不同人物音质、不同讲话风格甚至不同的地方口音的技巧,深受欢迎的口白师父还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音乐素养,且必须能做到各种不同性格的角色五音分明,加上情绪表达的八声七情,及其余基本角色口白等等。一般而言,一位口白师父最起码要替28种不同情绪与角色口白配音的本事。
音乐――配乐方面,传统布袋戏的伴奏有北管及南管两种音乐风格。根据乐器的不同可以分为文场和武场,武场指只有节奏而无音高的打击乐器,如锣、小锣、小鼓、钞、钱、拍板等,文场指有音高变化的拉弦、弹拨、吹管乐器的演奏,包括了二胡、唢呐、拍板、月琴及笛子等乐器。
道具――除木偶外,布袋戏表演尚需各种道具、武器及动物偶。一般道具有桌椅、文案、扇子、葫芦、杯、壶、盘及拂尘等。武器有大刀、排带刀、剑、金钱枪、月牙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