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按类分解训练.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按类分解训练

诗歌鉴赏训练题 【理解句意及内容】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①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衔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需独霑衣②。 【注】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期间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佳节携酒登山,远眺长江,此时江南的景色已初显秋意。 B. 颈联中,诗人诗人感叹活在尘世上难得开口一笑,因此,重阳登临之际,应头插菊花,尽享欢乐。 C.诗人想以酩酊大醉来酬答朋友的情谊,不想为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伤。 D.诗歌尾联中,诗人借典故抒怀,既点明了人生的短暂无常,又表达出了悟生死的释然。 E.全诗既有自嘲自勉,又有光阴易逝的感叹,从情感上来年,诗人超然物外,慷慨豁达。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 朱淑真 迟迟春目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词写主人公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愁绪万端。 B.上片“云锁朱楼”描写了云朵在朱阁绣户外飘动嬉戏的情景,景色优美。 C.上片描绘春日美景,可惜小径花落叶败,为下片的“春愁”预设伏笔。 D.下片着重表现女主人公的春愁,这种春愁是通过黄莺的啼叫唤起的。 E.这首词笔触轻柔细腻,语言婉丽,用鸟语花香来反衬惆怅,意蕴深邃。 【评价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③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④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观点态度】 4、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奉陪郑附马韦曲(其一)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得一官。禁:消受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诗的首句“韦曲花无赖”,表达了作者对韦曲花的厌恶之情。 B. 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 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的春去夏来的美景。 D. 此诗运用了反语,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一、二两句写江写山,是从是大处着笔,远近结合,并且运用比喻修辞,着重勾勒大江山之寥廓,是静态画面。 B. “江帆”两句写帆,写泉,分别属长江、淮山中的景物,是从近处、细处着眼,侧重描写江帆、山泉之飞奔迅疾,是动态镜头。 C.五、六句写云和月的变化明灭之态,又是整个画面的背景。与前四句相砒,笔势则由缓渐急,由柔转刚,呈现出起伏跌宕之势。 D. 最后一句点明了季节时令,“一字”塞鸿,将前面的六幅画面绾联交通,使人感受到雁阵冲寒所蕴含的苍凉秋意,容易联想到岁暮、客悉、乡情等内容。 E.全篇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画,合则构成了浔阳江山的立体壮观画面。其间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光色态,无不毕备。 【结构技巧】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