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和 与文明第6讲教育和 与科举.ppt
教育与科举 本讲主要内容 一、中国古代的学制与发展 二、科举沿革 官学和私学 官学教育——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 私学教育——书院教育和家族教育 一、中国古代的学制与发展 (一)官学 庠:又名“米廪”,《礼记·明堂位》:“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庠是储存谷物的地方,兼做氏族敬老、养老之用。由于教育年轻人的职责通常有老人担任,庠逐渐演变为教育的场所。 学校的萌芽 序:最初是习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以军事教育为主,兼有议政、祭礼、养老乃至教育管理的职能。 校:木囚。木栏围成的养马、驯马之地,后演变为习武、教化之所。 1、夏代的学校 4、汉代官学 汉代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设在京城长安。 两汉教育以儒学经典为教材,主张教育要明经修行。 (1)教师: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 (2)学生:博士弟子 东汉末年创立的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 5、唐代官学 六学(或称“六馆”) (1)国子学:主要招收文武三品以上子孙,学习经、史及文字学。 (2)太学:主要招收文武五品以上子孙,学习内容同国子学。 (3)四门学:招收文武七品以上子弟和庶人之俊异者(俊士),学经史间习时务策。 (4)书学:招收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通其学者,修《石经》、《说文》等文字学。 (5)算学:招收对象同上,学习《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缀术》等。 (6)律学:招收对象同上,以律令为专业,兼习格式法令。 6、宋代官学 王安石倡导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部分,是为创举。因为三舍法将学习引入竞争机制,由“外舍”升“内舍”升“上舍”,全凭成绩优良,而上舍生学行卓异者则可免去乡试、省试,直接补官,使养士和取士职能归于学校。 7、元代官学 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 8、明清官学 明清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 (二)私学 私学的主要形式: (1)书院教育 (2)家族教育 2、私学的形式 (1)书院教育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历史上著名的书院: 岳麓、白鹿洞、嵩阳、应天府 宋代书院兴盛 原因:私人讲学授徒的传统;佛、道修养与布道方式;官学衰落,士人失学 书院教育的特点: 以名师大儒私人创办为主,融教学与学术研究于一体; 建立“讲会”制,体现出学术争鸣的自由风气; 自学研究为主,问难论辩为辅的学习方式; 无门户之见的开放式教育。 (2)家族教育 宗族塾学 家训文化 宗族塾学 宗族塾学是有实力的大家族自己办的私学,又可称族塾。《说文解字》释“塾”为“门侧堂也”,也就是说,最早的家族私学是大家族把大门以内的侧堂开辟为学堂,所以也有家塾或族塾之称。族塾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大户人家请来老师,专门教育子女。另一类则是族人集资为同族子弟聘请塾师,教育子弟。 家训文化 在以齐家为基础的政治结构中,把治家有方作为鉴别贤才的一个重要标准,而治家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进行教育,以维系家族的良好延续和发展。在家族教育中,除了延请教师教育弟子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就是父兄对子弟的教育,这个教育也把家风培养和经学教育作为主要内容。 端蒙学,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家族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训又称家诫、家范或家规。古代家训主要指父祖对子孙、族长对族人的训示教诲。它是用礼法制度、伦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指导人们处理家族关系,教育子女成长的训诫。它是针对家族内成员进行的教育,但将其教育的内容放到社会之中,又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著名的家训:《颜氏家训》、《包拯家训》、《曾国藩家训》等。 旧学更新 1862年,第一所官办的近代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建立,此后各类专业技术学校和普通学校陆续在各地办起来。 1904年,清政府颁布学制,从而建立起现代学校体系。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官学也随之消失。此后各类私塾经过政府的改良,转变为小学。 (一)科举沿革 选士制度以隋唐为界,前期是荐举制,是以主管官员的推荐为选士的主要环节;后期是科举制,是以统一考试的成绩为选士的基本依据。 二、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西周:选拔贤士 春秋战国:任用贤士 汉代:察举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荐举制度 2、科举之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隋炀帝大业元年 (公元605年)开设进士科, 到唐代,科举已形成制度。 唐朝科举制度 (1)考试科目:常科和制科(2)及第头衔:状元、榜眼、探花(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储粮培训知识课件小麦.ppt
- 中储粮培训知识课件稻谷.ppt
- 中医--病因和 与发病.ppt
- 中医中药中国行华瑞联合杯健康相关知识大奖赛(完整) .ppt
- 中医养生和 与保健37176 .ppt
- 中医养生基本相关知识 .ppt
- 中医医院评价基本方法暨评价标准解读.ppt
- 中医学14、防治原则和 与治法新讲义-2013.ppt
- 中医护理技术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 .ppt
- 中医护理知识病历书写规范 .ppt
- 中国历史和 与文明第7讲生活哲学.ppt
- 中国历史和 与文明第8讲美学和 与艺术.ppt
-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七讲中国历史上的交通和 与城市.ppt.ppt
-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三讲中国古代空间表述的基本的 逻辑.ppt
-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三讲域外和周边地理相关知识的文献.ppt
-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二讲中国古代的地理相关知识和空间观念.ppt
-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五讲(一)自然环境变迁:气候和 与植被.ppt
-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五讲(三)自然环境变迁:河口和 与海岸线以长江口、珠江口为例.ppt
-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十讲历史上的岭南:地形、交通、行政区划和 与民系(之一).ppt
-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全套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