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备考精选试题之诗歌欣赏与语言运用.doc

2018年高三备考精选试题之诗歌欣赏与语言运用.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高三备考精选试题之诗歌欣赏与语言运用

2018年高三备考精选试题之诗歌欣赏与语言运用 蝶恋花·河中作 【宋】赵鼎 尽日东风吹绿树。向晚轻寒,数点催花雨。年少凄凉天付与。更堪春思萦离绪。 临水高楼携酒处。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楼下水流何处去。凭栏目送苍烟暮。 【注释】①赵鼎,解州闻喜人。宋时解州隶属河中府(治蒲州,今山西永济)。这首词作于崇宁五年(1106)赵鼎中进士前。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词人还没有考上进士,入京城做官,由词题河中作可以看出此词是词人在家乡时所作。②向晚:傍晚。③黄金缕:原指初生的鹅黄色柳条,此处也指离别之曲,乐府有《杨柳枝》曲。倚哀弦(xián):指以哀伤的弦声伴唱。 【译文】终日都是东风吹响绿树。傍晚外面的天气有点寒冷,多了几点细雨。年少和凄凉都付给了上天,怎么能忍受那思绪萦绕心间呢。 坐在河流旁的高楼上喝酒。曾经用哀伤的弦声伴唱,唱了《黄金缕》同时心肠也断了。楼下的水将要流向什么地方呢,靠在栏杆上遥望苍烟慢慢的就到了晚上。 14.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尽日东风吹绿树”一句点明了此时是春季,描绘了东风吹拂大地,树上绿意盎然的景象,用以反衬后文词人心中的愁苦。 B.“年少”本是青春与欢乐的时节,词人却把它和“凄凉”连在一起,并且认为这是“天付与”的,体现了词人的宿命思想。 C.“黄金缕”用来形容初春鹅黄的柳条,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此“歌断黄金缕”这里也有作为离别之曲的含意。 D.“楼下水流何处去”一句化用杜牧的“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以“水流”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 E.晚清词人况周颐评价赵鼎“清刚沈至,卓然名家”,但他早年所作的这首词却多思哀婉,有着悠悠不尽的余味。 14.CD(C项、体现了词人的宿命思想错,“年少凄凉”四字蕴含无限伤感。“年少”本是青春和欢乐的时节,但词人却感到凄凉,完全是为“春思”和“离绪”所困,而主因则在于词人多情。D项、以“水流” 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错,“水流”比喻“人去”。诗意为远望水流人去的天际,寄托遥思,不觉暮烟四合。) 15.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词句简要分析。(6分) 答:①春尽花落的孤寂落寞的心情。东风吹拂,虽然树已绿,但傍晚还有些轻寒,微雨摧落枝头残花,诗人孤独一人,心中不免发出无限的孤寂落寞之情。②无尽的思远怀人之情。青春年少本是欢乐时节,但上天却让年少的自己“凄凉”无比,心中充满着难以忍受的思念与离愁别绪。③人去楼空的凄凉伤感之情。曾经相伴喝酒,倚弦听歌的高楼如今携酒再来却是孤独只身,相依相伴之处却也是离别之处。④思人不见的无奈与悲痛之情。望着楼下不知流向何处的流水,诗人凭栏远眺,望尽天涯,不见思念之人,却只有满眼的日暮苍烟。(即可从“春思”“怀人”“离情”等方面作答。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5分) (1)韩愈在《师说》中通过“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得出结论的句子是:“ , , ?” (2)杜甫《春望》中的“ , ”与其《秋兴八首(其一)》中的“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近似。 16.(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新年伊始,元月5日,媒体就爆出合肥罗姓女子“高铁扒车门”事件的视频。元月11日,又爆出宝鸡一对夫妻吵架,女方堵住高铁车门事件视频。还有一男子迟到近20分钟,打110,向车站提出等他到达再发车的荒唐请求。 ②网上众人声讨这些人的自私、素质低等。央视等媒体及时披露和评论,指出遵规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法律不容破坏。 ③但网络却又有另外的声音,一些人认为,单一的个案没必要上升到公众话题。一网友以《华盛顿地铁为我等了6分钟》为题发文,美国地铁愿意为一个留学生等6分钟。文章观点认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不在于他的步伐有多快,而在于他肯不肯为了他的人民放慢脚步。理由是毕竟法规也是人制定的,为人服务的。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今天,这虽是个案,其实也反映了很多人的心态和素养。值得当事人深刻的反思,值得媒体甚至整个社会中的人们的深思。 请根据以上文字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立意分析】: 作文题目提供了“罗某强行扒阻车门造成列车延误”和“管理部门为挽救生命主动延迟发车”两则主体材料。罗某为一己私利任性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