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周易》2011年上学期文化知识素质教育讲座.pptVIP

孔子与《周易》2011年上学期文化知识素质教育讲座.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与《周易》2011年上学期文化知识素质教育讲座.ppt

孔子与《周易》 2010年下半期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联系方式:xdzy2010@126.com QQ:308460464 儒、儒家与孔子 儒的含义 由儒到儒家 孔子与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论《周易》 释“儒” 儒,在孔子之前就有了,是一种以儒为职业的人。从字源学看,《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柔即温和、软弱、驯顺之意。被称为儒的人,具有柔的特点。儒字本从需,需在甲骨文中象沐浴濡身,濡字应是儒字的本义。沐浴濡身之所以成为儒家专名,是因为古代的儒为人相礼、祭祖、事神、办丧等,都必须斋戒沐浴,所以儒原本专指为人相礼、祭祖、办丧一类的人。 以儒为职业的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察,以儒为职业的人,殷商时期就有了。 殷人重礼,其后人有专以相礼为职业的,即作为术士的儒。最初的儒都是殷人,殷亡后,周人以灭其国不灭其族的办法处理殷商遗民,划出专地分封殷商遗民。其中有一部分集中到了宋国。 这些人生活在周,但并没有在文化上弃殷从周,仍然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其中生活在较高层次上的称为殷士。 士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特殊阶层,既在王公、大夫之下,又在庶人工商之上。他们有礼乐知识,治丧相礼的技能,可以不耕而食,无需劳作,加以为殷之遗民,慢慢养成柔逊的作风 。殷周杂居数百年后,文化隔离已渐泯灭,他们服务的对象不仅为殷人,也为周人。 晚周社会蜕变过程中,士之中分化出专门从事传习六艺为谋生手段的人即作为术士之儒,尤其是邹鲁地区的士更是形成了一个以六艺为法的儒家。 按照《周礼·大宰》中有“三曰师,以贤得名;四曰儒,以道得名”之说。郑玄注云:“师,诸侯师氏有德行以教民者;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六艺有两种说法:一指礼、乐、射、御、书、数;另一是指《诗》、《书》、《易》、《礼乐》、《春秋》。两说可并存。前者指古代保氏教学内容,后者指作为术士之儒用以教民的文献。 礼记·儒行 《儒行》,是《礼记》中的第四十一篇。《儒行》通过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从各个方面描述了一个真正儒者的行为是什么样子的。儒以道得民,也是以道得名。可在春秋末年,儒者没有多少是以道德名世的,满天下却多是穿着儒服自称儒者的人。于是鲁哀公有点戏弄孔子地问:“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回答说:“我听说君子所学非常广博,衣服则入乡随俗。我不知道什么是儒者的服装。” 评价儒者只从服饰来谈,比较可笑。孔子也无意反唇相讥,于是讲了儒者所行十七条。曾子说孔子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即“忠恕而已矣”。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也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现在看来,《儒行》所说按照“忠恕”可以归纳为两大类:自身修养,待人处世。 《论语·卫灵公》载有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回答得相当简约。而《礼记·儒行》篇中孔子通过对儒行的回答,描述了一个立体而完美的儒者形象:“儒者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不慁君王,不累长上,不闵有司,故曰儒。”这让人想起了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也让人想起《中庸》所说的君子:“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子曰:“汝为君子儒!”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就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使命感,也有富贵于我如浮云的美德。儒者,应具有诗礼风度,儒者气象。儒者,首先是一个大丈夫、一个君子,然后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儒。《儒行》,无疑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行为准则,是儒者的典范,也是对君子儒的最完整、最确切的诠释。 礼记·儒行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 哀公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哀公命席。孔子侍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衣冠中,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其容貌有如此者。 “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途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豫有如此者。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此者。 “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 “儒有忠信以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