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过失责任观”将对招标采购实践带来不良影响.doc

“缔约过失责任观”将对招标采购实践带来不良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缔约过失责任观”将对招标采购实践带来不良影响

“缔约过失责任观”将对招标采购实践带来不良影响 ——对《“缔约过失责任”更具可操作性》一文的回应 ?作者:张志军? 政府采购信息报2011年12月第1266期4版刊登的《“缔约过失责任”更具可操作性》一文(以下简称“《缔》”文),认为把违反中标通知书的法律责任认定为“缔约过失责任”更有利于实践操作。作为一名从业人员,笔者认为:“缔约过失责任观”在招标采购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而且会给招标采购业界的健康发展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在实践中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 ?何为缔约过失责任? 概念的厘清是研究问题的基石。要弄清楚能不能定性为缔约过失责任,首先应当明确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关于缔约过失责任,在《合同法》第42条、第43条有明确规定,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因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害赔偿责任。因此,缔约过失责任具有法定性,其责任形式也只有赔偿损失一种,且赔偿额度仅限于信赖利益损失。 在招标采购实践中,如果违反中标通知书的过错方是招标人,大多数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也没有实际履行的纠纷往往不了了之。如果过错方是中标人,其追责方式和赔偿额度也仅限于投标保证金,而招标人遭受的损失有时会大于投标保证金的额度,有时又小于投标保证金的额度。因此,实践中发生“因中标人违反中标通知书的义务而投标保证金被扣留”之情形时,招标人能得到的补偿与信赖利益损失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缔约过失责任观”把违反中标通知书的法律责任归结为“缔约过失责任”,但又以投标保证金作为损失补偿,这本身就已经自相矛盾了,“更有利于实践操作”一说又从何谈起? ?定性为“违约责任”不会导致招标采购项目长期无结果 《缔》文认为:如果把违反中标通知书的法律责任认定为“违约责任”,那么“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在双方合同未解除前,招标人或者中标人都不能另外选择他人签订采购合同(否则,就会出现一个采购项目存在两个合同的情况)。”并引用了《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九十三条等相关规定作为论据,认为一旦定性为“违约责任”,则会导致“招标采购项目长期无结果”。 笔者认为:这一论证过程很不严谨。 首先,这一论证犯了法律适用原则错误。《合同法》中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是一般规定,而在招标采购法律体系中,鉴于招标采购这种方式的特殊性,赋予了招标人在一些特定的情形下(如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中标人悔标等),可以直接与排序其后的中标候选人签订合同,这是招标采购法律体系的特别规定。 根据“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适用原则,在招标采购法律体系规定的法定情由下,招标人根本无需经过再次通知、催告、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等程序,即可直接解除前一个合同,并按照相关规定与其他适宜的对象签订合约。《缔》文中大量引用《合同法》中的一般规定去论证招标采购实践中的特殊情由,论证过程的瑕疵是十分明显的。 其次,“违约责任”的定性和“招标采购项目长期无结果”没有因果关系。对于实践中业已存在的一个特定的案例来说,把违反中标通知书的责任定性为“违约责任”也好,定性为“缔约过失责任”也好,只要存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当事人反悔不与对方签订合同,在招标采购法律体系中,都有相应的处理方式可循,特别是中标人悔标的情况下,法律规定更是非常明确,当事人(或行政监督人员)只要按照招标采购法律体系的相关规定处理即可,根本不可能存在“招标采购项目长期无结果”这一情形的发生。 之所以有部分人士认为采信“违约责任观”会导致“招标采购项目长期无结果”,那是因为其理解方式进入了一个思维误区:即罔顾招标采购法律体系中的特别规定,而机械地去套用《合同法》中的一般规定,并用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指导招标采购日常操作实践。 笔者认为:这种思维方式和处理方式是不正确的,对招标采购业界健康发展也是相当有害的,在实践操作中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 ?违反中标通知书后,一方当事人有权要求对方履约 《缔》文认为:违反中标通知书后,一方当事人要求对方继续履行签约义务,而最终达到签约的目的在实践中很难达到。 实际上,这一表述本身就已经认可了“违约责任”。因为这种表述表明,作者已经认可了违反中标通知书后,一方当事人具有“要求对方履行签约义务”的权利。我们暂且不去讨论“继续履约”这种权利主张方式能否奏效,“可以要求对方继续履约”——这无疑也是《缔》文所认同的当事人享有的权利之一。而“继续履约”则是一种典型的“违约责任方式”而非“缔约过失责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看,持“缔约过失责任观”的人士,是在用典型的“违约责任方式”去论证“违约责任”的不存在,其论证过程犯了逻辑混乱的严重错误。 此外,“认为要求对方履行签约义务很难达到目的”也是一种主观臆断。在招标采购实践中,一方有悔标行为,特别是在出现“招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以后,擅自提出苛刻条件、提高签约门槛”的情况下,经过行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