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开采基本方法 采区轨道线路设计.ppt
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为避免列车对阻车器冲撞,此段坡度i0=0(平坡) 重车存车线分为两段:LH3与LH4。LH3线段长度为1列车长,i3为重列车自动滚行的坡度,一般取7‰~9‰。LH4不宜超过0.5列车长,i4为重列车上坡段坡度,用它来补偿高差,并防止列车冲过储车线终点,一般不超过5‰。装车站线路总长度为LD。 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一)绕道线路设计 主要运输大巷与轨道上山下部平车场想连接的水平巷道称为采区下部车场的绕道 1.绕道位置及与装车站线路的关系: 绕道2位于大巷1的顶板,称为顶板绕道,如图17-24(a) (1)当轨道上山倾角为20°~25°不需变坡,直接设竖曲线落平。 (2)当倾角>25°时,可使上山上抬△β角,使起坡角达到25°左右,如图17-24(b) (3)上山角度较小,可以下扎△β角,使起坡角达到25°左右,如图17-24(c) 绕道位于大巷底板称为底板绕道,如图17-24(d),它适用在煤层倾角小于10°左右的情况。 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图17-24 大巷装车式下部车场绕道的位置 (a)(b)(c)顶板绕道;(d)底板绕道 1-大巷;2-绕道;3-绕道上山 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采用顶板绕道时,为了不影响上山的运输,绕道线路应与装车站下帮一侧的通过线相联接,装车站储车线,煤仓放煤口应设在大巷上帮一侧,如图17-25所示。 图17-25 绕道布置 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采用底板绕道时,储车线、煤仓放煤口与通过线的相对位置与上述相反。装车站中各渡线道岔的方向也恰好相反,如图17-26所示。 图17-26 绕道布置 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2、绕道方向 绕道方向是指绕道出口朝向井底车场还是背向井底车场。 设计中一般采用绕道朝向井底车场方向布置。 3、绕道线路布置 (1)立式布置 图17-27(a)、(c)所示。 特点是储车线直线与大巷线路相垂直。 (2)斜式布置,如图17-27(b)、(d)所示,这种布置的储车线路与大巷线路夹角一般可在45°~90°。 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17-27 绕道线路立式和斜式布置 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3)卧式绕道,图17-28 图17-28 顶板绕道线路布置 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设绕道交岔点道岔始端至煤仓中心线的距离为X,则 如图17-29所示,设底道起坡点至大巷通过线的垂直距离为y,y值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图17-29 顶板绕道起坡点位置 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通过线与轨道上山下部平车场储车线内侧 线路的距离: 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底板绕道卧式布置(图17-30),X和Y值按下式计算: 图17-30 顶板绕道线路布置 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由于S值较小,绕道转角一般可取45°。 当S及δ确定后,便可进行下列计算: 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三)辅助提升车场线路设计 图17-31 线路坡度示意图 2)曲线半径确定:车辆进入曲线后,前轴外轨轮,后轴内轨轮碰撞轨道。根据行车速度,限定碰撞冲击角,确定曲线半径。 Φ Φ φ:曲线冲击角 和行车速度有关 V<1.5m/s φ≤4° c ≤ 7 人力推车 V>1.5m/s φ≤3° c ≤ 10 V>3.5m/s φ≤2° c ≤ 15 机车牵引 SB:轴距:1t 矿车 SB =880 mm 3t 矿车 SB=1100 mm 煤矿轨道曲线半径系列值: 4、6、9、12、15、20、25、30、40 /m 举例:3t矿车,列车运行速度18Km/h; δ=40°计算曲线半径及参数。 V=5m/s 取 C= 20 Rmin=CSB =20×1100 =22000 mm 选R=25 m 例:计算曲线参数 单轨曲线 δ=40° R=25000 (mm) K、T参数计算: K= 17452 (mm) T=9099 (mm) 注:曲线半径是轨中心距的半径。 3)曲线线路外轨抬高和轨距加宽 轨道线路进入曲线线段后,为保证车辆安全运行,必须进行外轨抬高和轨距加宽。 (也为施工参数,现场施工人员需要掌握) (1)外轨抬高 和轨中心距大小、曲率半径与车辆运行速度有关。 计算原理分析 △abo∽ △ OBA ( △ ACO) a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