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党报指两桶油千亿炼油巨亏水分大不该群众买单
党报指两桶油千亿炼油巨亏水分大 不该群众买单
两年进口原油价差不大 为何前年能赚去年大亏
日前,两大油企中石化、中石油先后对外公布2011年业绩报告,一直被视为产业链布局较合理的中石油虽总体盈利1330亿元,日均赚3.64亿元,但在炼油板块却亏损达600亿元,日均亏损1.64亿元;而作为国内最大的炼油商的中石化去年炼油板块也亏损达348亿元。为何“两桶油”在炼油业务上会出现千亿巨亏?是巨亏推高了成品油油价,还是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就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
1 “两桶油”突现巨亏很蹊跷
问:两大油企炼油业务出现千亿巨亏是否有水分?
陈永杰:根据两家公司披露的数据计算,中石油加工成品油1.33亿吨,但亏损达600亿元,每吨亏损450元,而中石化加工原油2.17亿吨,亏损348亿元,每吨亏损160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油加工原油中自产原油占约90%,原油购进价格相对较低,而中石化自产原油只占加工原油的不到20%,近80%靠进口,原油购进价格相对较高,而两者成品油售价基本一样,但中石油每吨亏损额是中石化的近3倍。并且,2011年与2010年比较,国际油价、进口油价与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价差并无很大变化,为什么2010年炼油能赚钱,中石油每吨赚50多元,中石化赚75元,而2011年却出现大亏损。
再有,既然炼油巨亏,为什么2010年其干部与员工的工资福利仍然明显提高?显然,2011年炼油巨亏千亿元,为两大石油公司要求进一步提高成品油价格以弥补亏损提供了十分充分的理由。
2 没理由一亏损就要涨价
问:由公众来为高油价埋单是否合理呢?
陈永杰:即便是两大油企炼油业务上有巨亏,但上中下游全行业业务,各个环节总体是盈利的,且盈利率还是相当高的。根据两油企年报数据,2011年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整体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2%和15%,明显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那么炼油环节是不是一定会亏损呢?其实不然。在目前定价制度下,我国石油行业上游的石油勘探与采掘利润丰厚,中游的石油加工即炼油时盈时亏,下游的成品油销售利润不低,石油化工一般可获得市场平均利润,全行业全产业链条总体看是盈利的且明显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
再则,除“两桶油”外,所有炼油企业是不是都亏损呢?非也!在石油加工领域,部分民营炼油企业从国际上进口低质燃料油,其它炼油企业只得接受国内的市场价原油。尽管如此,民营炼油企业仍然能够基本保持盈利,多数并不亏损。民营炼油不亏损、国有炼油亏损,这反过来说明,国有炼油企业一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减损扭亏的潜力。
如此,又何来理由要求国家对亏损环节进行补贴,更没有理由一亏损就要涨价!
3 油价国际接轨存八大问题
问:成品油价格节节攀升,定价与国际接轨的机制是否合理?
陈永杰:在我看来,当前油价国际接轨机制主要存在八大问题。
第一,“涨快跌慢”、“涨多跌少”带来社会广泛批评。油价国际接轨改革自2009年1月15日以来,成品油价共调整17次,调升12次、调降5次。改革3年来,国际油价有涨有跌,而我国油价涨多跌少、有失公正。
第二,忽视人民币升值对按美元计价的油价上涨的部分抵消,夸大了国际油价实际涨幅。成品油调价是以按美元计的国际油价为准的。但3年多来人民币不断升值,若按人民币实际价值计并没有这么高。也就是说,如果按人民币计价,2011年进口油价并不比2008年高,而我国汽油价同期却上涨了40%,今年以来又上涨了10%以上。
第三,“22天、涨跌4%”调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将国内成品油定价权交给了国际石油垄断势力。国际石油炒家只要把22天的波幅按4%左右进行控制,就在一定程度上变相地控制住了中国的油价,损害了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第四,“油价国际接轨”改革政策推出时国内油价高、国际油价低,大幅度抬高了国内油价的定价基数的起点。2009年1月油改时,国内油价为5440元/吨,大约相当于780美元/吨;而受金融危机冲击,国际原油价格已跌至约360美元/吨。以此低点为基础,我国油价随着国际油价上升而高上加高。
第五,高估国际油价对炼油企业的成本推动,低估企业的实际消化能力,将国际通胀压力直接向国内转移。
第六,未考虑我国在海外的份额油和外交关系油进而夸大了我进口油的实际价格。据统计,我国海外石油份额目前已达6000多万吨,其中有大部分的生产成本和购进成本明显低于国际水平,有的甚至低于国内。
第七,国内原油价格搭乘国际油价“便车”,明显扩大了石油企业实际垄断利益。根据两公司年报,2011年,中石油每加工1吨原油的经营利润为1600多元,中石化为330元/吨。
第八,现行税收机制成为国际油价带动国内油价上涨的助推器。2011年,我国原油生产的增值税增长了31.7%,原油生产所得税增长了77.5%,成倍高于全国税收增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22S6消防工程参考标准.docx
- 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2022年版).pptx VIP
- 家庭饮食健康计划.pptx VIP
- 2025年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招聘办公室职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级配碎石施工 ..ppt VIP
- 2022年7月上海高考英语真题(学生版+解析版+听力音频).docx
- DB44T 1212-2013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体系通用要求.pdf VIP
- 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联合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发布时间:2017-07).pdf VIP
- 心力衰竭诊疗规范.docx VIP
- 光照时间对三斑海马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影响.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