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时期粮食经济政策内需效果分析.docVIP

我国不同时期粮食经济政策内需效果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不同时期粮食经济政策内需效果分析

我国不同时期粮食经济政策内需效果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经济政策也进行着新的变革,通过对农民收入和粮食价格等方面的影响,这些政策对我国的内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粮食经济政策的阶段划分   自1998年至今,我国的粮食经济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98至2002年以“四分开一完善”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政策阶段。国务院出台文件,要求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步伐,改革的原则是“四分开一完善”,即实行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帐目分开。后来又指出,必须从健全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和抓好组织落实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确保“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贯彻落实。   第二个阶段是从2003年开始的粮食市场化阶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到,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2005年和2006年的一号文件均要求,完善粮食流通体制,建立产销区稳定的购销关系,加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近年来,我国的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在积极推进粮食市场化建设。目前,我国的粮食市场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二、影响内需的粮食经济政策变量指标   内需是一个国家自身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它可以由GDP的居民消费、资本形成和政府消费这三个部分的和来计算出(用Y表示)。粮食经济政策主要包括粮食生产政策、粮食流通政策、粮食贸易政策三大类,因为它的变革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和粮食的价格,因而会对内需产生重要影响。   (一)影响内需的粮食生产政策变量指标   从最初满足生存需要的温饱要求到现在满足营养需要的小康要求,我国的粮食生产政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影响我国内需的粮食生产政策的变量指标包括单产、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等五个。   (二)影响内需的粮食流通政策变量指标   我国的粮食流通政策为内需的增长做出了贡献,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粮食流通相关政策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的提高势必会增加他们的消费量,从而使内需增加。同时,国家财政用于粮棉油价格补贴支出也直接或间接地注入到农民手中,当农民收入增加时,内需必然也会增加。   结合我国的实际,认为影响内需的粮食流通政策变量指标包括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年总收入、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年纯收入、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年总支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国家财政用于粮棉油价格补贴的支出等七个。   (三)粮食贸易政策   当我国的粮食进口量发生变化时,居民对本国粮食消费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对内需产生影响。所以,影响内需的粮食贸易政策变量指标主要是粮食进口量。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内需的粮食经济政策变量指标主要有十三个,文中分别用X1、X2…X13来表示,以便于进一步的分析。   三、我国不同时期粮食经济政策的内需效果分析   在对我国1998年以后两个不同阶段的粮食经济政策的内需效果进行分析时,分别分析十三个变量指标与内需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以此来判断不同阶段的政策效果。   用SPSS15.0软件,可得到不同阶段13个指标与内需Y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如表1和表2所示。   (一)粮食经济政策???一阶段的政策效果   从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粮食经济政策的第一个阶段,与内需相关性最强的是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年纯收入,较弱的是单产和国家财政用于粮棉油价格补贴的支出。   这一阶段,与粮食生产相关的指标,如单产、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与内需的相关性均为负值,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农民在粮食生产这方面的投入越多,内需反而会越少。即在这一阶段,农民依靠农作物的种植增加收入进而使内需增加的路径是行不通的,尤其是粮食播种面积,它与内需呈较强的负相关,说明农民种植的粮食越多,内需反而会越小。而单产与内需的相关性较弱,说明单产的提高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大,进而对内需的影响也不大。与内需相关性较强的几个指标中,收入和支出类的指标与内需的相关性较强,这一方面与理论相符,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相符。   国家财政用于粮棉油价格补贴的支出这一指标与内需的相关性最弱,说明在这一阶段,国家财政用于粮棉油价格补贴的支出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支出的增加并没有使得农民的收入提高进而影响到内需。再次考查当时的粮食经济政策,发现当时的补贴是一种间接的补贴,是对流通领域的补贴。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这一补贴并没有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和收入的增加,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有较多的漏出。   (二)粮食经济政策第二阶段的政策效果   从相关性结果可以看出,在粮食经济政策的第二个阶段,与内需相关性较强的是城镇居民人均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