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杏外种皮黄酮类化合物的 提取纯化和分析/211.2.3.4. 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总结和创新点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内容提要 结果和讨论/211 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研究意义 我国银杏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总量的 70% 。银杏果年产量4万多吨,新鲜外种皮约占银杏果总质量的75%,据此估计,每年至少有 3.0 万吨新鲜的银杏外种皮,干燥的外种皮约 1.2 万吨[1] 。 目前国内外银杏资源开发利用主要以银杏叶为主,开发的产品则主要在医药、食品以及化妆品等领域。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心脑血管循环、清除体内自由基等作用 [2]。 银杏外种皮除含有黄酮[3-5]、银杏酚酸[7]、萜内酯[3]外,还含有大量的活性多糖[11],但由于银杏酚酸具有强腐蚀性,一直未被利用。本工作主要研究银杏外种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和分析。表1.1银杏外种皮和银杏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对比主要活性成分(干燥)银杏外种皮银杏叶(干叶)黄酮类化合物1.3%[5]5.91%[5]银杏酚酸3.54%~5.46% [6,7]0.5%~1.48% [9]萜内酯0.3%~0.5% [4]0.3%~0.5% [8]多糖5.57% [11]4.3% [10][7]仰榴青,吴向阳,陈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的含量.分析化学,2002,30(8):901.[8]崔红芳,叶正良,周大铮,祝国光,梁斌. 银杏叶中四种银杏内酯的含量测定[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7,06:532-535[9]吴向阳,仰榴青,陈钧. 不同生长季节银杏叶中有毒成分银杏酸含量的测定[J]. 食品科学,2002,12:94-97.[10] 姜波,王艳颖,刘长建等.银杏叶多糖提取、纯化及其含量的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729-2731.DOI:10.3969/j.issn.1008-0805.2007.11.071[11]宋根萍,许爱华,陈华圣,王小兵. 银杏外种皮多糖的成分分析[J]. 中药材,1997,09:461-463.[1] 赵肃清,李锋,孙远明.银杏外种皮研究进展[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0,18(6):515~518.[2]李思斯. 银杏外种皮中黄酮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1.[3]潘竞先,张虎翼,杨宪斌,等.银杏外种皮的双黄酮成分.植物资源与环境,1995,4(2):17.[4]楼凤昌,王国艳,郭寅龙.银杏外种皮化学成分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8,29(4):316.[5]龚跃新,强静,梁宪扬.银杏外种皮与银杏叶中黄酮含量比较[J].中草药,1991,22(8):376.[6]Jaggy H, Koch E. Chemistry and biology of alkylphenols from Ginkgo biloba L. Pharmazie, 1997, 52(10):735./21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12,13]、超声波提取法[14,15]、微波提取法[16]和酶解提取法[17,18]。表1.2各种提取方法的得率和存在的问题[13-18]提取方法得率存在的问题有机溶剂提取1.10%~1.29%提取产物纯度低,且污染环境。超声波提取1.07%~1.2%目前只是处于小规模研究?微波提取0.65%~0.7%理论研究不足?酶解提取法1.78%~2.01%酶的活性易被破坏,试验成功率不及其他方法高。 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黄酮类化合物纯化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19,20]、大孔树脂法[21,22]、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23]和金属络合法[24,25]。欧美国家多采用有机溶剂法,产品纯度可达28.8% [20]。国内目前主要使用大孔树脂进行纯化,纯度为24.54%~48.03%[21,22]。[12]朱菊花.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0,19(7):88-90.[13]宋国斌,席国萍. 银杏外种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06:72-73.[14]陈丛瑾,黄克瀛,李德良,等.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研究概况[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7,5(3):42-46.[15]刘晶芝,赵永光,冯玉珠,等.超声法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14):4105 -4106.[16]陈金娥,匡强民,张海容.正交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银杏叶黄酮[J].光谱实验室,2011,3(2):623-626.[17]庞允,杨建秀,刘子兰. 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比较[J]. 中国药业,2007,03:38-39.[18]刘宁,朱沛沛,李嘉乐. 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