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 价 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出过很高的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 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这样评价冯至:“无论文字的功力和火候,情趣的广度和深度,冯至都算得上是收获期最伟大的散文家。” 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 *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冯 至 课前预习 任何一篇散文都要借助一定的人和事、通过一系列文学手段来传递作者的一种情感或理性的思考,本文中承载作者情思的载体什么?作者在其中的情感有无变化?请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用图表的形式简要述之。 定关键词 生命的广泛与相联 定所托物(一) 一、情思载体 山村的风物 定所托物(二) 二 、外性内质 外性(象征) 内质 小溪 :清冽、养人 鼠曲草 :谦虚、纯洁、坚强 彩菌 :点缀、滋养 加利树:速长、最高 野狗的嗥叫:威胁、吓人 麂子的嘶声:难逃人的诡计 人类声息相通 生命的宁静之美 生命的美好 生命的渺小 生命对疾苦的恐惧 死亡的可怕 定所言志(一) 一、知人论世 1、作者介绍 2、权威解读 作者介绍 ?冯 至 (1905--1993) 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无相片 权威解读 本文涉及到“人与自然”这一人文母题,属于“感悟自然” 类的散文,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和哲思。它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结构明晰,主旨多元。文章一至三节,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哀史;中间部分,作者由眼前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末节,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在笔法上,全文构思的结构方式是相似的: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定所言志(二) 二、所言之志 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人类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名段品读(一) 一、读 找出文中让你感动的文段或者句子,有感情地诵读,说说它为什么让你感动? 名段品读(二) 二、品(一) 结合你对课文的诵读,请梳理课文的结构内容和特点。 1、结构内容: (一)(01---03段)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发读者关注平凡的山水。 (二)(04---10段)作者由眼前景生发的启示和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 (三)(11---11段)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关连。 名段品读(三) 二、品(二) 2、特点:明净、含蓄,平凡中见崇高、朴素中见华美。 例:“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音的幻想吧。”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相通的地方。”等等。 问题探究 ①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真的消逝了吗? ②在第2段中,文章说“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这句话有什么含义.文章中作者举了“一个村女在山顶上缝什么”的事例,意在表现什么?如何理解文末“风雨如晦的时刻”这一句话的内涵?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阳光》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辛劳的蚂蚁》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夜雨寄北》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游高梁桥记》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夜雨诗意》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站立起来的水》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雨夜奇袭》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织女星和牵牛星》课件.pptx
- DB23_T 3866-2024冰上龙舟赛事组织服务规范.docx
- DB32 2163-2012 棉纱单位可比综合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docx
- DB32∕T 2429-2013 棉花田间生长发育观察记载规范.docx
- DB23_T 3820-2024 工业互联网综合平台数据质量管理规范.docx
- DB23_T 3474-2023非煤智慧矿山信息系统技术规范.docx
- DB3201_T 1106-2022 工程地质层划分技术规范.docx
- DB33T 2515-2022公共机构“零碳”管理与评价规范.docx
- DB3301_T 0415-2023 装修垃圾收运处置管理规范.docx
- DB3311/T 106―2019“丽水山居”民宿服务要求与评价规范.docx
- DB3201T 1127-2022 慈善捐赠受赠管理规范.docx
最近下载
- 铁塔室外光电一体箱(技术规范书)-.docx VIP
- 铂科磁材在太阳能逆变器的应用.pdf VIP
- 2025·上海浦东新区·二模智慧藏于“笨办法”:慢工出细活的真谛+审题立意及范文-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各地名校模考卷作文导写.docx VIP
- 经血源传播疾病的医院预防控制措施.docx VIP
- 安全操作规程(全套).doc VIP
- (word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合格证第四版参考题库答案.pdf VIP
- 2025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从“乐在其中”悟人生真谛”审题立意及范文-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各地名校模考卷作文导写.docx VIP
- 2021版 客户侧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要求 第1部分 10kV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docx VIP
- Q∕SYCQ 4008-2022 工业用液化轻烃原料(打印版).pdf VIP
- 租房合同范本(完美打印版)6篇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