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理化生物因素所致急症的护理 《急救护理技术知识》第2版.ppt

第8章 理化生物因素所致急症的护理 《急救护理技术知识》第2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 理化生物因素所致急症的护理 《急救护理技术知识》第2版.ppt

;第一节 急性中毒;毒物:当一定量的某种物质进入机体,造成组织器官的结构破坏和功能损害者称为中毒,引起中毒的物质称毒物。 急性中毒:大量毒物短时间内经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迅速引起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称为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少量毒物,持续进入人体蓄积起来,并累积到一定量时所引起的中毒,称为慢性中毒。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途径:呼吸道(速度最快)、消化道(主要途径)、皮肤黏膜等。;中毒的临床表现;;(一)救治原则; 2.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催吐:患者神志清且能合作时,让患者饮 温水300~500ml,然后用手指或压舌板刺 激咽后壁或舌根部诱发呕吐。 洗胃:服毒后6h内均应洗胃。洗胃时应根据中毒物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洗胃液。洗胃液的温度为25~38℃。当毒物量大、胃排空慢(如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毒物颗粒小易嵌入黏膜皱襞内、酚类或有肠衣的药片等情况时,即使超过6h,仍应考虑洗胃。; 2.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吸附:洗胃后胃管注入活性炭50 ~100g。 导泻:洗胃后胃管注入25%硫酸钠溶液30~60ml。 灌肠:适用于口服中毒超过6h、导泻无效者及抑制肠蠕动的药物(如巴比妥类、颠茄类、阿片类)中毒。首次用1%的肥皂水,以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多次灌肠,直至排出液清洁无粪质为止。; ; 4.解毒药的应用 特效解毒药: (1)金属的解毒药:依地酸二钠治疗铅中毒;二巯基丙醇治疗砷、汞 、金、锑等中毒。 (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解毒药:亚甲蓝治疗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等中毒。 (3)氰化物解毒药:常用亚硝酸钠或硫代硫酸钠解毒。 (4)有机磷杀虫药的解毒药 :常用阿托品、解磷定。 一般解毒药:保护剂、溶剂、吸附剂、氧化药、中和药、沉淀药等。;(二)护理措施;第二节 常见急性中毒的救护;;一、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一、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2.中毒机制 主要毒理作用:抑制神经系统胆碱酯酶活性,使 乙酰胆碱堆积。 ;一、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一、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一、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一、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一、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舱;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三、酒精中毒;三、酒精中毒;三、酒精中毒;三、酒精中毒;三、酒精中毒;四、镇静催眠药中毒;四、镇静催眠药中毒;四、镇静催眠药中毒;四、镇静催眠药中毒;四、镇静催眠药中毒;四、镇静催眠药中毒;四、镇静催眠药中毒;四、镇静催眠药中毒;五、灭鼠药中毒;五、灭鼠药中毒;五、灭鼠药中毒;五、灭鼠药中毒;五、灭鼠药中毒;五、灭鼠药中毒;五、灭鼠药中毒;五、灭鼠药中毒;第三节 中暑; 中暑:在高温环境下或受到烈日暴晒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所致的急性疾病。表现为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意识丧失或惊厥等。 ;;产热〓散热;第三节 中暑 ;中暑身体状况;临床表现;(2)热衰竭:此型最常见,常发生于未适应高温作业的新工人,亦常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的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快而细弱、血压下降、直立性晕厥、呼吸增快、手足抽搐和昏迷。严重者由于失水或高钠血症而导致循环衰竭,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热射病。 (3)热射病:病死率高达5%~30%,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典型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呼吸浅快、肛温可超过41℃、心率增快、烦躁不安、谵妄、昏迷。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横纹肌溶解,急性肝、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4)日射病:由于烈日暴晒,引起脑组织充血和水肿,温度高达40~42℃,出现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呕吐、惊厥、昏迷。;三、急救与护理;中暑救护原则;(一)现场救护;(二)医院内救护;;;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降温效果的观察 (2)监测病人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变化和皮肤出汗情况,防止虚脱、衰竭发生。 (3)观察与高热同时存在的其他症状。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1)口腔护理 (2)皮肤护理 (3)惊厥的护理 (4)饮食护理; 第四节 触电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情评估 ;三、救治与护理;(二)院内救护 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 维持有效呼吸和循环 3.创面的护理 4.神经系统护理 5.防止感染 6.防治急性肾衰竭 7.加强基础护理 8.心理护理 9.健康教育 ; 第五节 淹 溺 ;一、常见原因 二、发病机制 干性淹溺 湿性淹溺 ;三、病 情 评 估;四、救治与护理;(二)院内救护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维持呼吸功能 维持循环功能 维持水、电解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