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圳市康达信认证咨询中心 教学内容 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食品安全问题步入法制化轨道。仅去年一年,各地就查处违法违规行为13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人,取缔和停产违规企业单位10余万家。 2002年对欧盟水产品氯霉素残留问题 2002年禽肉兽药残留 2003年非典 2004年禽流感、苏丹红 2005年中国四川猪链球菌 2008年9月11日三鹿作为毒奶粉的始作俑者,被新华网曝光 2008年9月16日。 国家质检总局今天发布消息,三鹿、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家奶粉中检出三聚氰胺,其中三鹿奶粉含量最高。 我国是农业、渔业大国,其中水产品总产量连续几年居世界第一,去年产量已超过4000万吨,但质量不尽如人意,出口常因微生物超标及使用禁用的抗生素等被拒收。 2011年的食品安全事件 3月15日:双汇“瘦肉精”被曝光 4月12日:上海曝出“染色馒头” 4月16日:多地曝出“牛肉膏”事件,可将猪肉变成“牛肉” 4月20日:沈阳曝出40吨毒豆芽,含有多种禁用添加剂 4 月22日,陕西251名小学生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4 月22日,陕西251名小学生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榆林市疾控中心等专业机构检测,称未检出致病菌,符合国家饮用奶标准。通报未解释学生不适原因,学生不适原因仍不明朗。 蒙牛该事件应急组成员表示:“我们分析,可能是孩子们早上7点多跑步锻炼后,空腹喝了冷牛奶,身体出现的乳糖不耐症。鸡蛋和牛奶一起吃,也容易出现身体不适。天气凉空腹喝奶易腹泻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牟静君:乳协不排除学生间情绪的互相干扰与传染等。 2009年11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正式组建,组织对食品中的甲醛、铝、镉、硼砂/硼酸、食盐加碘、野生蘑菇中尼古丁、紫砂煲中有害物质、婴幼儿奶粉中性激素等开展风险评估。 2010年1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成立。当年,共组织审议通过了24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目前已公布标准172项,其中包括68项乳品、102项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2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含66种农药),即将公布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预包装食品标签、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一批重要食品安全基础标准。 到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省、市、县三级监测点组成的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2010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共监测了67种食品、12.4万份样品,为客观评估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提供了科学依据。 但是,总体来看,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标准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据了解,我国仅有30%的省级疾病防控机构能够承担2010年国家计划的全部监测项目。在“圣元奶粉”事件发生时,全国的检测机构中具备检测食品中性激素能力的仅有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这些与实现早期发现食品安全问题隐患的要求相去甚远,难以适应我国食品安全相对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卫生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4个“大盖帽”管不了一棵豆芽菜? 沈阳市发现了“药水豆芽”,记者举报投诉,打了一圈电话,竟被4个部门推了回来:质监部门称自己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市场上的豆芽归工商部门管理;工商部门称豆芽是初级农产品,应该归农业部门管;农业部门称没有拘留资格,很多违法商贩在检验结果出来前就逃跑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则称,自己只负责检测饭店或食堂里做好的饭菜…… 砧板上摆在农药敌百虫、着色剂,腐烂发黑的猪肉泡在臭水池……这是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新村一非法腊肉作坊现场。据悉该作坊已开设数年,其腊肉不仅流入白云区多家农贸市场,还被摆上附近一家超市的货架。 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包括17种非食用物质和10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17种非食用物质包括 : 吊白块、苏丹红、王金黄块黄、蛋白精三聚氰胺、硼酸与硼砂、硫氰酸钠、玫瑰红B、美术绿、碱性嫩黄、酸性橙、工业用甲醛、工业用火碱、一氧化碳、硫化钠、工业硫黄、工业染料、罂粟壳 10种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行为 在渍菜(泡菜等)中超量使用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或超范围使用诱惑红、日落黄等; 水果冻、蛋白冻类食品中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着色剂、防腐剂,超量使用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 腌菜中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面点月饼馅中超量使用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等),或超范围使用(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 面条、饺子皮的面粉超量使用面粉处理剂; 糕点中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或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