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消渴DM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中医儿科任 靖 内容大纲: 第一部分:消渴概述 第二部分: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第三部分:理法方药及病案举隅 消渴概述 1病变脏腑:肾 肺 胃(脾) 2主要病机:阴津亏损 燥热偏盛 气阴两伤 阴阳俱虚 3病机特点:阴虚热淫 4治疗大法:清热润燥 养阴生津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1 大血管并发症,指脑血管,心血管和其他大血管,特别是下肢血管 (易感性) 2 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肾脏病变和眼底病变 (特有性) 3神经病变,包括负责感官的感觉神经,支配身体活动的运动神经,以及司理内脏、血管和内分泌功能的自主神经病变 (特有性) 特点:比较隐蔽 危害全身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脑血管病变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我国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发生率为12.2% 其中脑血栓和脑梗死等多见。心血管病变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我国糖尿病心血管发病率为15.9%,是糖尿病病人最主要的早亡原因。糖尿病下肢血管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5倍,我国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为5.0%,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造成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者多10倍以上,是引起糖尿病病人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引起双目失明要比非糖尿病者高25倍,世界上引起双目失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糖尿病眼病。比如糖尿病可使角膜溃疡的机会增多,可因房水回流不畅增加青光眼的发生率,可使白内障发生的早而且严重,引起玻璃体积血,造成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重点提示: 到了有5年DM病史的时候,部分患者开始发生DM视网膜病变。早期的背景性VS晚期的增殖性 1感觉神经病变 疼痛 麻木 感觉过敏 我国住院病人感觉神经病变发生率36.7% 2运动神经病变 可见单神经麻痹引起的运动障碍,手足下垂,局部肌肉萎缩,发病率低,我国为2.1% 3自主神经病变 包括汗出异常、血压及心率变化、尿失禁或尿潴留、腹泻或便秘以及ED等,发病率较高,我国为20.4% 通常约有2/3的糖尿病病人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表现 经方治疗糖尿病的大法 1清热生津法——白虎加人参汤或消渴方、玉泉丸和二冬汤 2温阳化气法——八味肾气丸 3通腑止渴法—— 调味承气汤或增液承气汤 4滋阴泄热法——乌梅丸 5活血化瘀法——桃核承气合增液汤 大黄蟅虫丸 6化气利水法——五苓散或猪苓汤 7温肾健脾法——栝楼瞿麦丸加味 8化瘀通淋法——蒲灰散、滑石白鱼散和茯苓戎盐汤 9宣痹通络法——黄芪桂枝五物汤或当归四逆汤 1清热生津法 本法适用于肺胃热盛,气津两伤之上、中消证 表现:口渴多饮,虽饮而渴不解,伴口舌干燥,脉大滑实等症,方以白虎加人参汤为主,可随症加入花粉、葛根、麦冬等。或消渴方,玉泉丸或二冬汤。正如《金匮要略》云:“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中白虎汤清肺胃之热,加人参益气健脾以生津,此方为后世治疗糖尿病主方之一。 2温阳化气 《金匮要略》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论述了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化气助阳以摄水的下消证治。表现为渴饮无度,尿频无制,舌淡苔白,脉多沉细。方用八味肾气丸补肾阳之虚,恢复其蒸津化气之功,则消渴自止 3通腑止渴法 《金匮要略》云:“跌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博,即为消渴”。阐述了胃热气盛,逼迫津液偏渗膀肌而形成的中消证。其以消谷善饥,小便数,大便坚为主症。然本条重论机理,未出治方。后世医家多谨守本条病机,采用仲景调胃承气汤加减以通腑泻热,生津润燥以止渴。或玉女煎,增液承气汤。 该方对于以尿频便干为主要表现者每多获效 4滋阴泄热法 《金匮要略》消渴篇首条即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不肯止。”此条仲景置于消渴篇之首,其用意自然明了,当为消渴病之纲领。然因其又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以致后世医家不明仲景之意,多云此消渴乃厥阴病热胜之症,不可与消渴病混为一谈,或言此为错简,或言采《伤寒论》条文凑入。岂不知厥阴乃风木之脏,内寄相火,若木郁生热,则风火相煽,燔烁津液则成消渴。对此清代名医陈修园早已论及,治当选乌梅丸滋阴泄热,温阳通降以解木火内炽,而方中乌梅、人参更能生津以止渴,故用治消渴,甚为确当。 该方尤适用于糖尿病伴慢性腹泻者。 5活血化瘀法 糖尿病为一慢性消耗性疾病,其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中医认为久病多瘀,久病入络。加之本病以热淫津伤为总因,日久必致气虚不运,津亏而瘀,瘀热阻滞,脉络不通。《金匮要略》十六篇有云:“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

文档评论(0)

mkt36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