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探析2.docVIP

丽水市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探析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丽水市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探析2

丽水市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探析 ——基于各县市区年度面板数据分析 云和县统计局 方正华 摘要:本文从丽水各县市区年度面板数据入手,建立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引入因子分析方法提取特征信息用以评价各县市区十年来的进步情况并加以排名,同时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对各县市经济发展因子得分排名进行归因剖析,力求全面反映各县市区的发展全貌和演变轨迹。随后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加以结合验证,积极尝试为上级政府或部门制定考核目标和内容提供全面的综合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动态评价方法。 关键词:指标体系、变量、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排名、归因剖析。 一、引言 自2000年丽水撤地设市以来,各县市区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级党委政府对经济发展相关指标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考核力度持续加强,以数据说话已成为政府和部门对下级考核的主要依据。但从相关部门采集、加工、分析和发布的数据信息来看,莫过于提供众多的数据大小和排名等基础信息,难以形成对数据的整体认识,远远不能满足政府和部门的信息需求,很难为上级和领导决策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和系统的量化标准。总体上这些数据信息比较孤立,缺乏全面性和及时性,同时缺乏有系统的数据深度挖掘,尤其是在评价经济发展这样异常复杂的系统面前更是捉襟见肘。为此,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比建立和完善指标体系更富有意义,本文尝试先运用因子分析,通过具体的测度方法量化经济发展水平并相互比较,再结合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县市区发展水平进行相似性归类,做到两种方法相互结合、相互印证,力求全面客观的反映各县市区经济发展全貌,为政府和部门考核工作提供指标考核综合评价思路与方法。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地区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指标繁多,需要定量测度的包括了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在选择相关指标、建立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时应注意其科学性、可比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代表性等。尽管指标体系越全面越好,但由于受到定量研究方法以及指标数据本身的限制,加上由于县级部门统计力量薄弱、制度不健全所造成数据采集的困难,特别是实证研究中往往只能有针对性地筛选那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指标,这样才能使指标体系结构合理、易于操作。综上所述,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十大经济指标体系加以扩充,选取了共26个指标变量,为方便起见分别记为X1~X26(见表1,同时分别给出云和在2001年、2006年和2011年与全市9个县市区的平均值的26个指标数据对比情况)。考虑到指标的权威性和可获得性,本文选取的指标数据来自浙江省统计信息网、丽水市统计信息网以及丽水统计年鉴,个别指标由于无法获得而进行了适当处理和推算,若与真实数据不符,敬请原谅。 表1: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指标名称 指标 2001年 2006年 2011年 单位 说明 全市 平均 云和 全市 平均 云和 全市 平均 云和 GDP X1 17.44 8.91 40.45 19.63 87.09 38.93 亿元 现价 工业总产值 X2 21.69 11.78 59.36 25.04 183.13 73.75 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X3 8.07 3.91 24.69 17.85 40.25 22.21 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X4 8.59 3.58 15.64 6.92 35.1 13.59 亿元 财政总收入 X5 1.99 0.97 4.8 2.35 11.12 4.33 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 X6 1.30 0.69 2.77 1.37 6.37 2.45 亿元 财政总支出 X7 2.65 1.75 6.14 3.53 17.16 9.59 亿元 金融系统存款余额 X8 20.84 9.04 52.05 19.68 17.16 9.59 亿元 金融系统贷款余额 X9 12.89 5.25 37.09 13.8 131.91 46.76 亿元 出口总额 X10 1533 1796 6080 2200 104.52 30.3 百万美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11 —— —— 13471 12813 23144 22549 元 我市自2003年才开展此项调查 农民人均纯收入 X12 2370 2275 3868 3716 7886 7570 元 2001年为农村居民人均所得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 X13 0.47 0.46 1.04 0.88 2.55 2.18 万元 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 X14 131 153 245 292 465 528 千瓦时 人均GDP X15 7122 8533 16024 18254 34803 34884 元 GDP取现价计算 万元工业产值电耗 X16 430 546

文档评论(0)

yx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