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我国相机60年度风雨足迹.doc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受中国相机60年风雨足迹 “伊甸园里有棵智慧树,树的附近,长了一丛玫瑰花。每当花丛间绽放出第一朵玫瑰时,一只美丽的鸟也随着花瓣的开启而诞生于花间。这只鸟飞翔的姿态宛若漂浮在空中的纱绸般轻盈,歌声清亮甜美、羽毛五彩灿烂。这只美丽的鸟就筑巢于美丽的花丛间。 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神下令放逐他们。天使挥舞着带着熊熊火焰的剑将他们驱逐出乐园。天使的剑在空中舞动,火星四散飞溅,花丛间的鸟巢着了火,美丽的鸟烧死在火焰中。 花 丛被烧得化成灰烬,在暗红的火焰里,隐约看到几枚鸟卵,在炙热的火焰催化下,其中一枚现出裂痕。终于,另外一只美丽的鸟破壳而出,由火焰中诞生,振翅飞向天空! 这就是浴火而生的不死凤凰鸟!” 摘录下安徒生的这段文字,而不是引用佛经中关于“涅磐”的注解,是因为笔者希望文中言及传统国产相机的点点滴滴不会给大家带来佛语“涅磐”的悲壮,而是给大家带来国产传统相机落寂中一直没有消逝的那一点希望之光。 六十年光阴,恍若一瞬 ? [引言] 说到相机,那肯定是个好东西,自从有了相机,我们的快乐、悲伤就能随时随地地定格在张张小纸片上,甚至在电脑上,在网络上。可是,要是在相机前面加上“国产”二字,不少人就会开始摇头了,“国产相机?垃圾、便宜货、不值一提……”当然,笔者也曾是这不少人中的一分子,看惯了旅途中各人手中各式各样的数码相机,听惯了关于国产数码相机与国外数码相机的各种争论,浮躁的心也曾一度湮没于这种种习惯之中——数码相机是好的,国产都是垃圾的。直待接到本文的主题,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杂志,笔者才发现,原来我国的照相机曾经有过那样一段灿烂的历史。传统照相机工业在我国的发展,至今已经有60年的历史。在这一甲子的时间里,中国的照相机工业的发展很奇怪地和人的一生相吻合,诞生-少年-青壮年-衰老,其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辉煌”,从“辉煌”到引以为傲,从引以为傲到逐步衰落、萎缩的过程。在一个人来说,这是普遍现象,但是,在一个工业来说,这60年的光阴似乎过于短暂了。反观国外,从1839年8月19 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照相机至今,国外的照相机工业品牌有不少都维持了长时间的发展,甚至随着时代的变迁还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转变。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国内的产商思考——我国的照相机工业到底怎么了?要寻找这个答案,我们不妨从我们自己的发展历史着手,从国内厂商一味模仿跟风游走,国内消费者追求非国产的今天,回到那一段 历史中去,一起感受我国相机60年的足迹。 本文将会按照编年体的格式逐一讲述每十年的发展历程,在其中会穿插介绍该十年中有纪念意义的机型(以斜体字出现),希望能方便读者阅读。 一、诞生:1955年-1960年 关键词:大跃进 严格来说,我国的照相机技术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宋代或者更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我国的《墨经》一书就详细记载了光的直线前进、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现象。到了宋代,在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还详细叙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如果非要增加爱国热情的话,说照相技术最先是由中国人发现的又未尝不可-。而我国照相机工业的建立就远远晚于照相机技术了,中华民国时期虽然曾有“仙乐”的昙花一现,可是真正的起步却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产品搜索一:仙乐(SELO)牌照相机 说到仙乐,不能不提中国照相机工业第一人——郑崇兰先生,同时还有他的一句话“我开照相馆以后,发觉所用器材都是从外国进口,我想这些东西我们自己也可以做,何必要买外国货。”正是他的人,他的话,为我国照相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信念上的基础——国货当自强! (郑崇兰和仙乐) (至今国内仅存的一台“仙乐”,正面视图)  (“仙乐”俯视图)   尽管笔者自以为是地在小标题中给我国照相机工业的诞生定了个1955年,但1955年其实仅仅是一个隐约的起点,一个筹备阶段,据相关资料考证,当时中央已有制作国产相机的指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工厂迟迟没有建立,一直延续到了1956年。所以,中国照相机工业真正意义上的起步是在1956年,从这一年开始到1960年,在国家支持和总路线、大跃进的鼓舞下,全国各地照相机工厂开始了诞生的进程, 有如雨后春笋般地一一出现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重庆……相继建立了照相机厂,用了四年的时间启动了我国的相机工业。 1956年1月15日, 由北京大来精机厂与永新合作社、荣炎合作社联合组成的公私合营北京市大来照相机厂成立(后更名为北京照相机厂),这是是我国第一个生产照相机的企业,最初生产仿西德“莱卡”型的35毫米焦平面快门照相机(“大来”牌,后改成天坛牌)。由于当时制造照相机的成本过高,导致了产量仅不到20台。 产品搜索二:大来(也有称“大莱”)牌照相机 “大来”照相机是新中国第二台由照相机生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