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宪法的渊源和 与宪法的结构 中国宪法.ppt
第四章 宪法的渊源与 宪法的结构
第一节 宪法的渊源
一、宪法渊源的概念
宪法渊源包括效力渊源与形式渊源。通说认为宪法的渊源是指构成宪法的内容和形式。
二、宪法的渊源
宪法典及修正案。
宪法性法律。注意宪法本体法与宪法关联法的区别。
宪法惯例。其特征为没有具体的法律形式;其内容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依靠公众舆论保证其实施。
宪法判例。是指法院可以援引作为审理同类涉宪争议依据的具有宪法效力的判决,主要作为普通法系国家宪法的重要依据。
宪法解释。在我国,主要是指立法解释;在其他大多数国家,宪法的解释权一般交由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机关行使,并通常以判例的形式表现出来。
国际条约和习惯。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是否成为宪法的渊源取决于国家的参与和认可。
法理或条理。是指形成宪法的学说、原则和精神。
第二节 宪法的结构
宪法的结构是指构筑宪法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组合和有序排列。
一、宪法的形式结构
是指将宪法规范予以合理排列的顺序、方式,具体包括宪法典的体例和宪法典的格式两个方面。
二、宪法的内容结构
是指宪法典的整体内容,由于调整对象的性质和调整方式不同,因而划分为若干部分,并由此形成的有机组合和有序排列。
1、序言
序言的概念
序言产生的原因
序言的法律效力
我国宪法序言的内容
(1)四件大事;(2)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原则;(3)实现国家根本任务的国际国内条件;(4)宪法本身的地位。
二、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
由假定、处理和制裁构成。假定指宪法规范适用的条件;处理指宪法规范规定的行为模式;制裁指违反行为规则的法律后果。
三、宪法规范的适用
指宪法规范效力的具体体现,是保障宪法规范性与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1、宪法规范的适用模式
a、通过具体的宪法诉讼活动体现其价值。
b、通过确立宪法原则与具体规程保障宪法实施。
2、宪法规范在我国能否适用
1955年7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刑事判决中不宜援引宪法作论罪科刑的依据的复函》指出:对于刑事方面,宪法并不规定如何论罪科刑的问题,所以,在刑事判决中,宪法不宜引为论罪科刑的依据。
1986年10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制作法律文书应如何引用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批复》指出:法院在制作法律文书时,可以引用法律、行政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988年10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雇工合同“工伤概不负责”是否有效的批复》提到宪法关于劳动权的规定。
2001年6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指出:“根据本案事实,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案例
齐玉苓与陈晓琪同是山东藤州八中90届应届初中毕业生。齐参加了中专统一招生考试,其成绩虽未达到统招的录取分数线,但超过了委培生的录取分数线,被山东省济宁市商校录取为90级财会专业的委培生。陈在1990年中专预选考试中,因成绩不合格,失去了继续参加统考的资格。为能继续升学,陈冒名领取了齐的录取通知书,其父为此联系了陈的委培单位,并以齐的名义在济宁商校就读。1993年,陈毕业后又以齐的名义参加工作。1999年齐以陈及有关学校和单位侵害其姓名权和受教育权为由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害,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二审法院认定陈等侵犯了齐的姓名权、受教育权,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请问:我国宪法能否在司法中直接适用?
第六章 宪法关系
一、宪法关系的概念
宪法关系是指根据一定的宪法规范,在宪法主体之间产生的、以宪法中的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政治关系,是立宪社会最为基本的政治秩序在宪法上的表现。
二、宪法关系的特征
1、是特定社会民主政治关系的法律模式,同时又对政治关系进行规范和调整。
2、是近代社会法制体系中最为基本的法律关系。
3、以宪法规范为调整依据,是宪法规范的具体化和现实化。
4、既是宪法主体之间的静态宪法联系,也是宪法主体之间权利义务互动的方式。
5、既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事实关系,也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三、宪法关系的主体
1、公民。
2、国家。具有法定性、政治强制力、相对独立性。
3、其他主体。如社会团体、政党、民族、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或其他享有公共权力的机关和个人。
宪法关系的主体是否为违宪责任的主体?
四、宪法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为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宪法关系的内容表现为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
五、宪法关系的客体
是指宪法行为,即公民和国家等主体依法行使宪法规范所赋予的权利和权力的行为,包括公民的宪法权利行为和国家的宪法权力行为。
第七章 宪法与宪政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章_有效和 与公平征税 财政学 .ppt
- 第十章_灭菌制剂和 与无菌制剂1 药剂学课件.ppt
- 第十章— 大气扩散和 与污染控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ppt
- 第十章—_大气扩散和 与污染控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ppt
- 第十章 冠 词 2013创新设计英语高考总相关复习(江苏专用).ppt
- 第十章 国际货币体系和 与对外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课件(宏观).ppt
- 第十章 审计流程 新编审计原理和 与实务 第四版) .ppt
- 第十章 物流搬运装卸实务和 与法律规范 《物流法律法规》.ppt
- 第十章 环境监测和 与评价 环境生态学导论 .ppt
- 第十章、观光果园 观光园艺规划与相关管理 .ppt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测试卷带答案(新).docx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测试卷附答案(基础题).docx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测试卷附答案【夺分金卷】.docx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全优】.docx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必刷】.docx
-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测试卷(培优).docx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测试卷(培优).docx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测试卷(典优).docx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测试卷(典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