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孙沐阳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3.劳动仲裁的基本制度 (1)公开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2)仲裁庭 劳动争议仲裁的仲裁庭由3名仲裁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可以由1名仲裁员独任仲裁。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3)回避 仲裁员有下列情形的,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 ①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 ②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③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④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请客送礼的。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4.劳动仲裁程序中的和解与调解 (1)和解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也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2)调解 ①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②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③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5.劳动仲裁裁决的一般规定 (1)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当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同经济仲裁】 (2)裁决书的签名 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3)劳动仲裁裁决的生效 当事人对终局裁决情形之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6.劳动仲裁的终局裁决 (1)适用情形 下列劳动争议,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①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 ②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2)劳动者对劳动争议的终局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3)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争议仲裁终局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①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③违反法定程序的; ④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⑤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⑥仲裁员在仲裁该案件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上述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裁决。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撤销后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15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7.劳动仲裁裁决的执行 (1)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2)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谢谢观看 如有疑问请在会计官网提问 初级会计职称 经济法基础 精讲班 主讲老师:孙沐阳 第二章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五、集体合同与劳务派遣 (一)集体合同 1.集体合同,包括集体合同和专项集体合同,在特殊行业、区域,还可以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2.集体协商制度 (1)集体合同内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各自派出集体协商代表通过集体协商(会议)的方式协商确定。 (2)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3.集体合同草案的通过 (1)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2)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2/3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方获通过。 (3)集体合同草案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4.集体合同的生效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5.各种标准的关系 (1)集体合同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