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孩子们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 江苏省响水中学魏立国
江苏省响水中学魏立国演讲材料
(江苏省响水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演讲材料)
魏 立 国 简 介
魏立国,男,汉族,响水中学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第十八届全国希望杯备选题命题人,《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编辑部特约编辑。曾在偏僻的农村小学、民办初中、乡镇初中工作17年,于2000年8月被选调进入江苏省响水中学。他从教33年,教书育人,甘于奉献。2010年9月至2012年节假日期间,他坚持带病上课,无偿为学生课外培训近200课时。先后有31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其中有11篇论文在《数学通报》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2008年被响水县人民政府授予“响水县劳动模范”。2013年被盐城市人民政府授予“盐城市劳动模范”。 2015获评为响水县首届最美教师,同年获盐城市第二届最美教师提名奖。
2007年、2008年,连续任教高三,所任教班级学生数学平均分名列同类班级之首,分别超出省均分31分、32分。2008年他培养的学生颜翔宇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荣获一等奖。2009年任教的高三(15)班,17位同学取得170分以上的高分,囊括全县数学单科180分以上所有名额。2011年夏天,在江苏大学举办的全省数学竞赛中,他培养的王晔、陆一维、李帅、夏家南四位同学获全省一等奖。2012年任教的高三(1)班,在高考中一本达线率为95%。2015年任教的高三(22)班,超额完成学校高考指标,徐洪洋同学取得数学单科同省理科状元同分的数学高分。
孩子们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
江苏省响水中学 魏立国
一、走在通往梦想的那路上,每一步都很珍贵。
1978年,我以全县中考285分的高分,考进了响水中学,当时怀揣“大学梦”的我,一心只想考上大学。我自幼热爱数学,希望能像数学家陈景润那样,将来从事数学研究。然而正因我太偏爱数学,导致我的其他学科成绩都比较薄弱,一次次高考的失败,让我的青春梦想化为泡影。1983年我考上了合同教师,到双港乡最偏僻的中学——黄东初级中学任教,当时那里方圆15里内都没有公路和街道。
参加工作以后,“大学梦”依然萦绕在我的心头。在当时年少的我看来,华罗庚初中还未毕业,却通过自学成为了一代数学大师。而自己已经高中毕业,为什么不能在数学方面有所作为呢?于是我从上海邮购书店购买了十一门,二十多本高等数学专业课课本。当时,我任教两个班的数学和一个班的物理,白天确实没有时间学习。我就利用晚上,挑灯夜读。那个年代,晚上经常停电,我只能在煤油灯下看书,每天晚上都学到1点钟左右。每天早上起来,我的两个鼻孔都是乌黑的。
那时侯的我从来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读过大学数学系专业的人都了解,数学专业的高等数学和工科的高等数学是有较大差别的。数学专业学习的内容,往往是一本书里有几百个定理,甚至定理比例题还多。抽象的符号,枯燥的文字,有些课本对我来说就象天书。但是也不可能有老师问,只能靠自己一遍遍的揣摩,一点点去攻克。三年中,我的高等数学作业整整做了一百本。这一百本作业,一直保存了十四年,直到2000年被大水浸泡得不成样子,我才不舍的扔掉。最终,我用了三年的时间自学完成大学数学系本科四年的课程,当时课本上几乎每一个定理我都能推证。但是93年以前的江苏自学考试根本没有开考数学专业,而函授本科考试作为民办合同代课教师的我又没有资格报考。所以我的自学学力一直没有得到承认。直到1994年,我成为一名正式的教师,函授本科入学考试的大门才向我敞开,我以超过当年南京师范大学成人录取线将近100分的成绩被南京师范大学录取。(当年南京师范大学本部数学专业只招40人)
在1986年的一天,我看到了一篇报道,主人公是一位考了四年大学没考上,却自学十年高等数学的王晓星成功地解决华罗庚教授没有解决的问题。因而经华罗庚极力推荐,成为了国防科技大学的教师。这篇报道对我促动很大。我想如果能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或许也有可能有这样的机遇。于是我从86年开始订阅高等数学学术刊物和中学数学刊物,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的学术刊物《数学的实践和认识》。从86年以来,我的业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在阅读这些刊物中度过。1988年,我的一篇关于《2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的推广》的论文,在奥林匹克专刊上发表。同年我收到了中国数学学会的邀请函,邀请我参加教练员培训班培训。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尤其在当时的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初中教师,感到非常自豪,似乎看到了实现梦想的曙光。可惜培训班在海南开设,当时的海南是行政特区,路途遥远,花费高昂。我当时还不是一个正式教师,月薪只有30元,家境比较贫寒,加之我兄弟一人,父母又考虑到安全问题,最终,此事未能如愿。这也成为我的终身遗憾,甚至为此我将当时即将出生的女儿起名为海南。
时光飞逝,那个遥远的关于数学的梦想似乎已经被深深掩埋。那些年,我教过农村小学、民办初中,乡镇初中。一转眼,就是十七年。
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