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5:李四光
* ——李四光(1889-1971) 1889 1971 晚 清 衰 落 民 国 动 荡 新中国 成 立 1949 1912 投考新式学堂 派往日本留学 成为同盟会员 担任实业部长 辞官留学英国 受聘北大执教 拒绝出任高官 应邀赴英讲学 冲破阻挠回国 任地质部部长 打破贫油国论 一、李四光先生的人生轨迹 南京临时政府 北洋军阀统治 南京国民政府 1913 1927 思考问题:李四光先生的求学经历有哪些转变? 新式学堂 留学日本 留学英国 造船 采矿 地质 李四光先生选择专业的理由是什么? 赴英讲学 “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我已经学了一年采矿,但我现在认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就是给洋人当矿工。” 李四光先生选择回国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问题:1、李四光先生的求学经历有哪些转变? 新式学堂 留学日本 留学英国 造船 采矿 地质 2、李四光先生选择专业的理由是什么? 赴英讲学 1910年回国, 后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 1920年回国, 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50年回国,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3、李四光先生选择回国的原因是什么? 努力向学 蔚为国用 ——孙中山 实业救国 科学救国 建设祖国 李四光先生的人生道路有什么转变? 材料一:李四光曾是同盟会中最小的成员,辛亥革命后,被湖北军政府任命为实业部部长。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后,李四光愤然辞去了实业部部长职务。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鉴于李四光在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地位,蒋介石多次表示要其出任教育部长、大学校长或驻英大使,都被他拒绝。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担任政协委员。得到消息后,他……辗转回国。1952年9月,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李四光》 晚清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 北洋军阀统治 南京国民政府 新中国政府 同盟会会员 实业部部长 辞官 拒官 当官 实际运用 研究领域 二、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 石油勘探 铀矿资源 地震预测 地质力学 古生物学 冰川学 摘掉贫油帽子 提供能源保障 发展核能事业 地质灾害测防 打破了一个“洋神话” 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 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 创立蜓科化石鉴定标准 寻找开发煤炭资源 打破了一个“洋神话” ——周恩来 学术地位: 人格魅力: 总体评价: 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杰出的地质学家,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早年立下报国之志,以国家强大、开发祖国地下宝藏为己任,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又打破一个“洋神话” 第四纪冰川(距今约200万年一次冰川期)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 早在20年代,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李四光到过太行山麓、大同盆地,上庐山、黄山,先后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遗迹。 1933年,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次年会上,满怀信心地宣布:“长江流域在第四纪确有冰川遗迹存在……”李四光的新发现,震惊了世界。 德国冰川权威李希霍分断言:“中国南方太暖,而北方太干,第四纪中国无冰川发生。” 第四纪冰川遗迹 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现象变迁的主因》,萌芽时期的代表作; 1945年,《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书中正式提出“地质力学”这一名词; 1948年,在伦敦国际地质科学大会上作了《新华夏海的起源》的报告。李四光成为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60年代初,《地质力学概论》,是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 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的形成过程: 李四光被誉为是中国的 实践上: 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曾武断地断言:“中国是缺乏石油资源的国家。” 全国所需石油80%至90%都依靠进口 毛泽东问:“如果中国真的贫油,要不要走人工合成石油的道路?” 李四光认为,整个新华夏体系是巨大的“多”字形结构体系,三条隆起带和三条沉降带互相间隔着,在隆起带蕴藏着多种矿藏,在沉降带又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从理论上否定了中国贫油论。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