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业集群下“苏州模式”.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产业集群下“苏州模式”

浅析产业集群下“苏州模式”   [摘 要]“苏州模式”是随着苏州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渐入人们的视野,但究竟什么是“苏州模式”,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统一的概念。从产业集群理论出发,从集群产生和演化方面分析,可以得出苏州模式政府主导的嵌入型特点;通过分析苏、温两地产业集群的主体,得出苏州模式下外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事实;从分析生产方式入手,得出了苏州刚性生产的特性,通过分析集群内企业网络特点,结论是苏州模式大致有契约性、区外网络和“核”状网络等特点。   [关键词] 产业集群;苏州模式;温州模式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4-0023-04      一、引言      2000年以来,苏州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2005年其GDP继续超过深圳位列中国第四位,“苏州模式”作为一个新名词渐渐被诸多官员和学者在发言和著作中引用。一般认为其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以外资带动出口加工、发展外向经济的模式(张晔,2005)。所谓苏州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国际IT产业转移的良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构筑设施完善、服务到位的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逐步形成配套产业链,从而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①。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苏州模式”是苏州农村以乡镇企业发展著称的“苏南模式”进入尾期后形成的以外向型为特点的一种发展模式(李玉梅等,2004)。由此可见,关于“苏州模式”的学术概念或是没有指出苏州模式的实质性特点或是直接等同于对外产业政策。笔者从产业集群角度出发,试图给出一个关于“苏州模式”较为基本的认识。      二、苏州模式与温州模式的比较      (一)集群的产生和演化   从集群的产生和演化上来看,理论上一般认为有两种演化模式,一是由政府推动的类似于“嵌入型”(异地孵化)集群,即由政府建立开发区以吸引外资或是外来产业转移所形成的;二是地方企业自发生成或称为“原发型”集群,即由于地区优势或是富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利用其特定的社会关系,建立并加强企业间的联系所形成的集群。   苏州模式显然属于前者,同其他奉行???超战略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国家和地区一样,政府在苏州经济发展和集群形成上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苏州地区特殊经济区的建设上。按照孵化理论,这种空间是一种为新生企业而设计的受控制的环境(Lalkaka,1994),它可以位于产业链的任何位置,所以这类集群能被操作来符合自身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苏州政府完全运用该理论建设特殊经济区,统筹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投资便利,突发形成强大的区位优势,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园区管理局拥有上不封顶的自行审批特权,外事管理权,中国惟一的区域性公积金制度,全年365天×24小时快速物流通关,使苏州开发区成为国内外资本的重要集聚地。2005年全市1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全年共新增注册外资10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70.8%和76.7%,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0亿元。这种“自上而下”规划干预形成的竞争优势使园区经济各主要指标一直保持着年均50%的增幅。可见人工设计的产业集群空间使得地区经济有了很大的操作性,由此政府愈显出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温州的情况则完全异与苏州,属于“原发型”集群,其特点是集群的自组织性和极强的本地性及社会网络,呈现自我产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演化的特点,是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自发、稳定的经济空间,是人们因生存压力、致富欲望、创新冲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默许而发展起来的,政府在这里的作用极其有限。温州集群所表现出来的这种较强的地方根植性特点被诸多学者作为中国新产业区②的代表而广为称道(周维颖,2004;丁洪建等,2003;王缉慈,2001)。   为什么集群能够表现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产生方式?马歇尔在长期竞争性供给理论中指出,在多重均衡可能发生的情况下,最终会出现哪一种均衡取决于初始条件,即历史的中心作用。最明显的证明即同Krugman所提到的美国地毯之都――道尔顿是由1895年Catherine Evans的一份结婚礼物引起的一样,温州打火机集群是在1985年左右,旅居海外的温州人回家探亲时带回的小礼物之一――日本打火机引起的。上溯更长的历史,则温州久因自然条件约束(七山两水一分田)而长期游离于中央集权之外,养成了人们自我管理的习惯。而苏州自古就因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而成为中央重要的财税和物资来源地,一直以来受到中央集权的严厉控制,形成了人们讲究秩序、等级和集体主义的社会文化以及政府家长制的传统作风。历史上苏南的社队企业、乡镇企业或是集体企业都是在这种强政府弱社会的文化环境中由政府主导创立的。所以新时期产业集群的建立同样由政府企业家主导。      (二)集群企业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