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与测试教案
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与测试教学设计
复习要点
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
“S”型增长曲线的解读
5.种间关系曲线分析
6.群落演替
复习流程
一、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③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答案B
二、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
1.样方法
适用对象:植物、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密度的调查。
过程:确定调查对象→取样→计数每个样方个体数→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估计值。
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取样的关键:随机取样。
注意事项
①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个体。
②取样原则及方法: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乔木100 m2、灌木16 m2、草本1 m2;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呈网状);常用五点取样法(如图1)和等距取样法(如图2)。
标志重捕法
适用生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密度估算公式
=。
注意事项
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标记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记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因为动物被捕获并标记一次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则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密度偏大。
1.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
①随机选取一个该种群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 m2的样方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2.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B.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答案D
三、“S”型增长曲线的解读
三图对比分析解读:
(1)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条件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2)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3)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答案B
四、“S”型曲线K值和K/2值的应用
【知识点讲解】
(1)K值的应用
①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
②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2)K/2值的应用
①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K/2值处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②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到K/2值处,若达K/2值处,则会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
【例题讲解】
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单元第1课+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学生版).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风带同步练习.doc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单元第1课+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教师版).doc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单元第1课+1.2+信用卡、支票和外汇+学案+(教师版).doc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单元第2课+2.2+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学生版).doc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单元第2课+2.2+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教师版).doc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单元第2课+2.2+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doc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单元第3课+3.1+消费及其类型+学案+(学生版).doc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2单元第4课+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doc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2单元第4课+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练习(学生版).doc
- 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初中摄影构图教学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市场物流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报告.docx
- 探索初中生测向竞赛中问题解决与策略制定能力的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化学课程中物质的分类与鉴别方法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化学物质性质教学中多媒体动画的辅助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英语“深度学习”在英语口语交际中的应用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探究课本剧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促进作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合规管理体系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实施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