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岳阳市20l7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岳阳市20l7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
地 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某区域地形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关于a、b溪流或水渠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图示河段落差可能为60m B.a由北向南流
.b可能是一条人工水渠 D.a注入b2.暴雨发生时,甲乙丙丁中最易被侵蚀的地点及原因是
A.甲地凹岸 B.乙地凸岸 .丙地凹岸 D.丁地凸岸
3.绘制一幅该地地形剖面图,要求突出地势起伏较大的效果,绘图时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双高”甘蔗(指产量高、含糖量高),喜欢生长在热量充足、雨热条件搭配好的地方。一般20℃以上时揭膜。读我国某双高甘蔗产区气候4~6题。
4.下列地区可能为我国“双高”甘蔗产区的是 A.广西 B.湖北 C.江西 D.江苏
5.“双高甘蔗覆盖地膜的主要作用及揭膜的时间为 A.防风、防冻2月 B.保温、保肥4月
C.保土、保苗6月 D.防沙、防虫8月
6.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A.阻碍土壤温度上升 B.有利土壤水肥迁移
C.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D.有利土壤肥力积累
古人造字,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有日7~8题。
7.秋分日北京时间14:10时,若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则该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河西走廊 D.华北平原
8.若某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则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至日当地昼长约14小时 B.夏至日当地正午日影朝南
.当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为47
D.冬季农业生产低温冻害多
读新疆某山地沿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均降水量资料,回答911题。
9.若此山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
A.a B.bC.c D.d
10.此处有森林带分布的原因主要是
A.蒸发量小,湿度大B.光照条件好,热量丰富
C.降水量多,湿度大D.海拔高,人类活动影响小
11.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坡雪线高于北坡
B.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南坡自然带较北坡复杂
D.没有发源于该山地的河流
冈底斯山脉的次高峰冈仁波齐峰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海拔6638米),形似金字塔,被多种宗教信徒奉为“神山”。玛旁雍错与拉昂错位于冈仁波齐峰和喜马拉推山纳木那尼峰之间,两湖相距不远且有地下水道连接,前者是淡水的“圣湖”,后者却是咸水的“鬼湖”。读图完成1214题。
12.冈仁波齐峰南坡白雪皑皑而北坡积雪较少,关于其成因的推测,合理的是
A.南披坡度更陡 B.北坡光照更强
C.南坡风力更大 D.南坡降雪更多
13.冈仁波齐峰至今无人能(敢)登顶,其原因最可能是
A.自然原因一一位置偏僻 B.政治原因一一军事禁地
.宗教原因一一宗教圣地D.技术原因一一坡度太陡
14.与玛旁雍错相比,拉昂错盐度较高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湖面风力较大 B.湖水流出较多 C.汇入淡水较少 D.蒸发量较大
红腹滨鹬有迁徙习性,常在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觅食。右图示意红腹滨鹬迁徙路径,读15~16题。15.近几年来,经停乙地的红腹滨鹬呈集中分布状态,且数量发生明显变化,推测其数量变化及呈集中分布状态的原因是
A.数量减少,滩涂湿地锐减B.数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
.数量减少,人工捕杀增多D.数量增加,空气质量上升.
16.红腹滨鹬越冬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收割
C.青藏高原太火辣D.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在风力大、沙源供给相对17~18题。
17.图中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
A.岩石风化增强,沙源供给量增加
B.冬季风势力增强
.植被覆盖率降低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被动屋(下图)即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起源于德国。其主要原理是从建筑技术层面采用节能环保材料,综合利用建筑物所有自然得热方式(如太阳光、照明、人体和电器散热等),来维持室温20℃以上且保持室内空间高舒适度,从而就可以不需要额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