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战略选择.docVIP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战略选择.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战略选择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战略选择   摘要:文章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分别对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背景、基础及路径进行了研究。针对恭城县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对策,最终得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是当今实现生态农业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      一、背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生态农业是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技术以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在绿色消费正日益成为现代化的消费时尚的今天,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各种弊端,而且还能使农业得到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进程、生活节奏的加快,旅游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很多传统旅游者已经厌倦了旅途劳顿的传统旅游产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生态旅游产品。其中农业生态旅游得到了旅游者的广泛青睐。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华夏城乡游”主题旅游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使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备受关注,并得到了旅游者的认可和喜爱。我国先后出现了一批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较有名的有北京的绵绣大地、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苏州农林双世界、扬州高冥寺观光农园、无锡马山观光农园、山东的枣庄石榴园、吉林净月潭人工林场、海南亚珠庄园、河南周口傻瓜农业园等等。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类型以其优美的生态环境、静谧的田园风光、惬意的乡村情趣并结合丰硕的生态农业成果为向往大自然回归的旅游者提供一个安详的世外桃源。      二、基础:恭城县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态农业现状   1、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东与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江永县交界,南与钟山、平乐县毗邻,西接阳朔、灵川县,北临灌阳县,是一个以丘陵地貌为主的山区县。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8万亩,其中水田18万亩。全县??6乡3镇117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7.8万人,其中瑶族人口14.36万人,占总人口的52%,1981年恭城县被列为广西49个“老、少、边、山、穷”县之一。   恭城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为河谷草地、丘陵交错地带。境内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峰318个,银殿山为全县最高峰,其主峰海拔1885米。恭城河(茶江)纵贯全县,支流纵横密布。由于四周青山环抱,恭城县内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438毫米。尤其是近些年来,沼气的广泛推广和使用使大量木材得以节省,使县内的树木繁茂,鸟语花香。美丽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资源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2、生态农业发展良好,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恭城县的生态农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保护森林植被、解决农村能源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在全县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带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的协同发展,最终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同时加强对农业生态技术的应用和无公害水果栽培技术的示范,建成了月柿、柑橙、沙田柚、红花桃4大水果生产基地,并着力优化生态农业产品结构,在生猪品种改良及发展草食动物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使恭城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得以延伸,并且得到了良性循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恭城被人们誉为“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公园,一年四季是乐园”。生态农业已经成为恭城实现“三高”农业的重要途径,提高了农业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及其生态稳定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虽然恭城县生态农业发展良好,但是其内部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如名优产品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销售渠道不畅等诸多制约因素,恭城生态农业若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理顺销售渠道、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大做文章。   (二)生态旅游产业现状   1、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极具特色的“恭城生态农业模式”不仅使恭城县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而且极大地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恭城利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谐的生态环境,并结合生态农业的成果,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使旅游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   恭城人民凭借其独特的生态农业建设成果,加大宣传力度,围绕着“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月柿之乡”、“中国?柑之乡”、“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金字招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以生态农业成果为基础的生态农业旅游在全县得以蓬勃发展。这种与传统旅游业形成鲜明对比的生态旅游产业,以其静谧的田园风光吸引着众多旅游者的到来。据恭城县文化旅游局统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