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色建筑项目节能设计方案经济评价研究
绿色建筑项目节能设计方案经济评价研究
摘要:绿色建筑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能反映绿色建筑项目某方面的盈利能力。对于国内的绿色建筑投资项目来说,静态和动态的评价指标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合案例,根据节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及隶属关系自上而下排列成若干层次结构。在指标构建过程中用到了频度统计法、德尔菲法建立节能方案评价模型,对项目的后评价提供相关决策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 ;经济评价方法
Abstract: The method of Green building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can reflect certain aspects of the green building project profitability.Regarding the domestic green building investment projects for,static and dynamic evaluation index analysis to have th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Combining case,according to the energy sav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nd 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top-down arranged into hierachical structure.In the index constructing process using the frequency statistics,Delphi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energy-saving schemes evaluation model,to provide the project post-evaluation for the relevant decision-making.
Keywords:green building;evalu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TU-9;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4-0045-03
1前言
一般建筑项目经济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很多,但目前对此尚缺乏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特别是针对于适用于绿色建筑项目经济评价的指标和方法更缺乏深入研究。绿色建筑项目与一般投资项目有所不同。了解绿色建筑项目的特点,是研究绿色建筑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与方法的前提。
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对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作了如下定义性说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项目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1]。
2项目概况
该项目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春秋冬三季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为22.3℃,最高气温为36.6℃。年均日照超过2000h,太阳年辐射量5225MJ/m2。每年5月至9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为1925mm,年平均蒸发量为1775mm。主导风向为东南风,主导风速2.7m/s???夏秋两季偶有台风。
基于该市气候、经济、社会特点,贯彻“本土化、低成本、低资源消耗、可推广”的绿色建筑理念,探索夏热冬暖地区实现绿色建筑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该大楼是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实践绿色生活、绿色办公的场所,集建筑技术、艺术展示,生态、能源、环境数据采集和绿色建筑技术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并向市民开放。
该大楼总建筑面积1.82万m2,地上12层,地下2层,建筑功能包括实验、研发、办公、学术交流、休闲、生活辅助设施及地下停车等。建筑设计采用功能立体叠加的方式,将各功能块根据性质、空间需求和流线组织,分别安排在不同的竖向空间体块中,附以针对不同需求的建筑外围护构造,从而形成由内而外自然生成的独特建筑形态。 [2]。
3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方案
3.1节地与室外环境
①立体绿化
项目用地面积3000m2,容积率为6,为典型的较高密度城市建设开发模式。建筑设计将首层架空6m,形成开放的城市共享绿化空间。空中第6层和屋顶设置整层的绿化花园(图1、2),标准层的垂直交通核与开放的绿化平台相联系,共同形成超过用地面积1倍的室外开放绿化空间。在大楼的西面,设计竖向的由爬藤植物组成的绿叶幕及水平方向的花池,成为建筑西面的热缓冲层,使分布在整个大楼的“绿肺”组成了一个立体的绿化系统,缓解区域热岛效应。
②地下空间利用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有建筑面积为4283.57m2的两层综合功能地下室,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