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将进酒》同步练习1
《将 进 酒》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君不见高堂(高大的厅堂)明镜悲白发
②古来圣贤皆寂寞(被世人冷落)
③钟鼓馔玉(zhuàn yù,这里指美好的饮食)不足贵
B.①将(jiānɡ,请)进酒,杯莫停
②但(只)愿长醉不愿醒
③呼儿将(qiānɡ,请)出换美酒
C.①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玩笑)
②径须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卖)取对君酌
③陈王昔时宴(举行宴会)平乐
D.①请君为我倾(侧)耳听
②会须(应当。会,意为应当;须,意为必须)一饮三百杯
③主人何为(为什么)言少钱
解析:选A B项,①qiānɡ;③jiānɡ,拿。C项,“沽”,买。D项,“会、须”都是“应当”的意思。
2.下列对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表达了施展抱负的愿望。“钟鼓馔玉不足贯,但愿长醉不愿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比兴夸张的手法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挟天风裹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万古”,表现了豪迈诗情,也略给人空浮之感。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情感快慢多变,曲折回环,奔腾向前。
解析:选C C项“也略给人空浮之感”错,应为“又不给人以空洞浮夸感”。
3.名句默写。
(1) ,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2)人生得意须尽欢, 。
(李白《将进酒》)
(3) , ,将进酒,杯莫停。
(李白《将进酒》)
(4)烹羊宰牛且为乐, 。
(李白《将进酒》)
参考答案:(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2)莫使金樽空对月 (3)岑夫子 丹丘生 (4)会须一饮三百杯
二、诗歌鉴赏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独 不 见
李 白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曲池。
风催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1)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诗写白马子(边塞儿)远戍边塞,闺中人忆之而流泪,款款深情,感人至深。
B.“春蕙忽秋草”四句写出了从春天到秋天,闺中人孤独难耐,承受着思念的苦痛。
C.“忆与君别年”两句写当年离别时种下的桃树十分矮小,表达了岁月易逝的悲痛。
D.“终然独不见”一句中的“终然”暗示出戍边之人最终都战死沙场的悲惨命运。
E.“终然独不见”两句点明题意,使用一个“空”字,饱含了闺中人思夫绝望之感。
解析:选CD C项,“忆与君别年”两句表达了闺中人年复一年对戍边之人的思念之情;D项,“终然”的解释夸大其辞,“戍边之人最终都战死沙场”的说法太绝对。
(2)赏析“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中数词使用的艺术效果。
答:
参考答案:“百馀尺”运用夸张手法与“种桃齐蛾眉”形成对比,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写出桃树之高,时间的流逝,表达了闺中人对丈夫的思念之苦。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菩 萨 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首词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下片侧重于人物的动作描写,展现了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活动。
B.词的起句营造了一种惆怅落寞的气氛,这种气氛笼罩全篇,使整首词都浸染在一种愁情离绪当中。
C.“寒山一带伤心碧”一句是静态的描摹,是一种冷色的画面,但静态之中又夹杂着主观的感受,撩人意绪。
D.“暝色”句为远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寒山拉到楼上人物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
E.“宿鸟归飞急”,这一句写得很巧妙,作者用急飞的宿鸟与久立之人形成强烈的对照,既反衬出人的落拓无依,也使抒情主人公的内心骚动更加剧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第二学期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doc
- 高一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A卷.doc
- 高一英语必修三-第二单元-导学案.doc
- 高一英语期末复习冲刺试卷2.docx
- 高一英语词汇竞赛试题三(B-2).doc
-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 高三--第九章--第4课时--电磁感应与动力学的综合应用.doc
- 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统一测试物理.docx
- 高三上学期物理周末小测2.docx
- 高三五月月考试题2(历史).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