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基础知识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韵基础知识2

音韵基础知识(二) 《古代汉语》 第三节 上古语音系统 一、上古声母 (一)前人研究上古声母的几点重要见解 1、古无轻唇音。中古的轻唇音“非敷奉微”,先秦归入重唇音“帮滂并明”。例如: 班固《白虎通》“伏羲”这个名称,在《易系辞下》里作“包牺”,《说文》作“庖牺”。 《说文》:“孚,卵孚也”。后起字作“菢”。 《后汉书》:“饥者毛食”,李贤注:“衍集毛字作无。” 《史记六国年表》:“秦始皇二十八年:为阿房宫。”“宋体《史记》“房”作“旁”。 谐声字:鄱潘播 忙盲氓 2、古无舌上音。中古的舌上音“知彻澄”,上古归入舌头音“端透定”。例如: 《诗经》:“实惟我特”。《韩诗》作直”。 《说文》:“冲,读若动。”《广韵》:“桩,都江切。”“罩,都教切。” 《史记齐太公世家》:“我远田氏矣。”服虔曰:“言我与陈氏宗疏远。” 3、“娘、日”归“泥”。中古的“娘”母字和“日”母字读音相同。 泥,尼声,“尼”,娘母。 《说文》“入、内”互训。 谐声字:仍乃 若诺 溺弱 4、喻三归匣。一部分半元音,先秦归入“匣”母。 《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私。”《说文》引作“自营为私。” 《老子》:“载营魄抱一”,河上公注:“营魄,魂魄也。” 谐声字:域或 魂云 5、喻四归定。一部分半元音,先秦归入舌头音“定”母。例如: 谐声字:怡台 弋代 由迪 也地 悦兑 延诞 夷荑 (二)上古三十二声母 上古三十二声母和中古三十六字母的区别 1. 合并的两类:“知彻澄娘”并入“端透定泥”;“非敷奉微”并入“帮滂并明”。 2. 分化的两类:“照穿床审”分为两类,一类接近舌音,一类接近齿音。“俞”母分为两类,一类接近定母,一类与匣母相同。 二、上古韵部 (一) 《诗经》的韵部 1. “叶韵说”和陈第的古音学观点。 陈第在《毛诗古音考》中,破除了“叶韵”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2. 归纳《诗经》的韵部的方法——系联法。 (1)系联《诗经》的韵脚。 (2)系联形声字的声符。 3. 古音学家对古韵的分部 3. 王力的古韵三十部: (1)三大类: 阴声韵:无韵尾或元音收尾。 入声韵:塞音收尾。 阳声韵:鼻音收尾。 (2)十一小类: 每小类的主要元音相同,只是韵尾的有无和不同。而且不同的韵尾发音部位都相同,只是发音方法不同。 王力古韵三十部(唐作藩《音韵学教程》)   4. 对转 旁转 (1)对转:是指上面韵部表中同一横行的韵部之间的转化。 如:“无亡”:鱼阳对转;“起兴”:之蒸对转;“陟登”:职蒸对转;“读诵”:屋东对转。“寺特等”:之职蒸对转。对转的条件是主要元音相同,韵尾不同。 《史记》: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汉书》作“迎河”。迎,古阳部;逆,古铎部。 《诗经》: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芼,古宵部;乐,古药部) (2)旁转:是指上面韵部表中竖行同类韵部间的转化。旁转的条件是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如:“扣考”:侯幽旁转;“逼迫”:职铎旁转;“焚燔”:文元旁转;“省相”:耕阳旁转 《史记》:不干所问,不犯所知。《国语》作“不犯所咨”。知,古支部,咨,古脂部。   第四节  古音通假 一、什么是古音通假? 古音通假就是古代书面语言里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通用和假借。 例如:“归”。 《诗经·周南·桃天》:“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礼记·礼运》:“男有分,女有归。”这些“归”字都是用的本义。 《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微子》:“齐人归女乐。” “归”是“馈”的假借字,或者叫做通假字,“馈”的“赠送”义是“归”的假借义,又是表示“赠送”这个意思的本字。 二、本有其字的通假和本无其字的假借 六书的假借是本无其字的假借,是造字时代的假借;通假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是古人用字时的假借。 本无其字的假借是指语言里有那个词,书面上却没有那个字,就借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表示。有三种情况: 1、借义独存,本义消失。即“久借不归”,“借义行而本义废”。例如: 笨,竹里也。 难,鸟名。 骄,马高六尺为骄。 骗,跃而乘马也。 校,木囚也。 焉,一种黄色鸟。 我,锯类工具。 权,黄华木也。 2、借了后,再为本义或假借义造一个新字加以区别。例如: 自——鼻 何——荷 西——栖 其——箕 莫——暮 益——溢 新——薪 易——蜴 来——麦 县——悬 然——燃 孰——熟 辟——僻、避 臧 ——藏 、臓、贜 3、借义与本义并存。例如: 耳,借为语气词。 乌,借为疑问代词。 女,借为代词。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