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负载型催化剂中贵金属与载体强相互作用
负载型催化剂中贵金属与载体的强相互作用 学生:彭家喜 导师:王树东 研究员 * 化学·家,为化学找个家 打造服务-交流-资源三位一体化化学专业学术论坛 目录 前言 强相互作用的表现 发生强相互作用的催化剂举例 强相互作用的表征 形成强相互作用可能的机理 实验中涉及的现象 结论 前言 对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认识最初来源于对金属-载体界面接触角的研究 M. Humenik et al., J. Am. Ceram. Soc., 37 (1954) 18 界面上的行为被看成金属-半导体的接触而按传统的空间-电荷理论处理 G. M. Schwab, Surf. Sci., 13 (1969) 198 前言 “氢溢流”用来解释当掺入η-Al2O3时Pt/SiO2催化剂催化乙烯加氢活性增大 J. H. Sinfelt et al., J. Am. Chem. Soc., 85 (1963) 3365 1977-1978年S. J. Tauster等人首先提出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的概念 S. J. Tauster et al., J. Am. Chem. Soc. 100 (1978) 170 所谓金属-载体的强相互作用就是负载于特定载体上的金属催化剂经高温氢还原后,在排除了烧结,包藏和还原不完全等因素后,金属对氢和一氧化碳化学吸附能力大大下降的状态,常简称之为SMSI(Strong-Metal-Support-Interaction) SMSI的表现-化学吸附性能 SMSI的表现-金属组分形貌学 XRD研究表明:TiO2在150℃H2还原后为无定形,经550℃H2还原后为具有氧缺陷的锐钛矿晶体;当铂存在时550℃H2还原使TiO2变成Ti4O7 TEM考察结果表明:正常状态的Pt/TiO2上铂颗粒呈半球状,经600℃H2还原后,铂呈地堡式的扁平的立方体状,高度不超过几个原子层厚,类似于二维筏状结构;用氧或水蒸气处理后,铂又恢复成半球状三维颗粒 SMSI的表现-催化性能 SMSI体系催化剂对烷烃加氢、脱氢和氢解反应的活性受到抑制 P. Meriaudeau et al., 7th I.C.C., 1980 (E2) 1464 SMSI体系催化剂对CO+H2反应的活性、选择性和抗失活性能均有很大改善 M. A. Vannice et al., J. Catal. 56, (1979) 236 SMSI的广泛性 具有SMSI性质的催化剂举例 具有SMSI性质的催化剂举例 具有SMSI性质的催化剂表征 形成SMSI可能的机理 形成SMSI可能的机理 形成SMSI可能的机理 根据Rh/TiO2催化剂上的1H-NMR结果,金属钝化的起始温度比催化剂产生化学修饰的温度要低,作者的研究结果认为该种催化剂上电子效应和几何修饰协同作用产生SMSI. 实验中涉及的现象 结论 可还原氧化物载体(TiO2、CeO2、Nb2O5、V2O3)担载的贵金属催化剂在一定还原条件下可以形成SMSI状态;并且这种状态是可逆的. 不同载体催化剂形成SMSI状态的机理不同: La2O3---溶入载体的金属逐渐析出并聚集; SiO2---Pt与Si形成合金或硅化铂 TiO2、CeO2---被还原的载体逐渐包覆金属颗粒。(也有研究认为是电子相互作用所致) 受此作用的影响,金属催化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烃类的加氢、脱氢反应,其活性和选择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另一类是有CO参加的反应,如CO + H2反应,CO + NO反应,其活性得到很大提高,选择性也增强。这后面一类反应的结果,从实际应用来说,利用SMSI解决能源及环保等问题有潜在意义。 研究的金属主要是Pt、Pd、Rh贵金属,目前研究工作仍很活跃,多偏重于基础研究,对工业催化剂的应用尚待开发。 谢 谢!! * * * Seminar Ⅱ 前言 43 45 46 43 46 BET 51 48 42 48 45 BET 0 0 0.03 0 0.05 0.88 Pt 0 0 1.19 1.60 Ir 0.11 0.21 Os 0.02 0.05 0.53 0.93 Pd 0.02 0.01 1.15 0.71 Rh 0.11 0.06 0.64 0.23 Ru CO吸附/M H吸附/M CO吸附/M H吸附/M 500℃还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探秘传感器技术+课件-2024—2025学年上海科教版(2024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职业健康检查质控计划实施方案.docx VIP
- GB 50038-2005(2023年版)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docx
-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我上学了《1认识新朋友》课件.pptx
- 泽天 EM-5烟气分析仪用户手册 2015-5-20.pdf VIP
- 精益思想与精益生产.ppt VIP
- 2022版 电力建设土建工程施工、试验及验收标准表式(第1部分 施工).doc
- 《感染性休克》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高级工具钳工(三级)技能认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肿瘤靶向治疗的新药研发进展.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