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观丹麦简约主义生活
近观丹麦简约主义生活
严酷而极端气候让丹麦人对生活充满了简单而热烈的希望。他们善于用大面积的色块和简单的线条构建空间感,追求设计上的实用性,尽量避免繁复的图案和花样。这种凭借色彩和线条灵活搭配起来的设计模式,渗透了从建筑到家具设计、陶瓷图案等一系列设计美学范畴当中。
我们到达丹麦是在七月。此时,正是一个光明的季节,太阳每天有将近20小时毫无保留地将光明洒在这个北欧国家的上空。对于丹麦人来说,这也是一个享受阳光的季节。波罗的海的海水虽然冰凉,却阻挡不了人们在海滨尽青享受目光浴。
阳光第一,隐私第二
出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地铁,不经意地,会发现几乎每一个出口都开有天窗。温暖而柔和的夏季阳光,透过玻璃天窗洒在月台之上,让周围的人工照明显得苍白和虚弱。丹麦的建筑师麦德森对于这个设计感到非常满意。“我们要尽最大的可能享受阳光。”他对我说。
“阳光”对于丹麦人来说,的确是个自然的稀缺品。后来在参观麦德森参与设计的哥本哈根奥里斯塔德新区时,我们每个人都惊叹于新区公寓里的采光设计。每一套公寓几乎尽可能地做到两面甚至是三面墙壁使用大块的玻璃落地窗,为的是透入更多的阳光。在麦德森看来,“隐私和阳光相比,是第二位的!”
为了适应在大幅度应用玻璃落地窗情况下墙体的承重性能,所有建筑都棱角分明,线条硬朗。在奥里斯塔德新区找不到复杂的弧线,找不到刻意为之的修饰性元素。建筑设计都带有简单明快的风格。新区的主楼之一,一座七层楼公寓修建得就像一座从正中切成两半的金字塔。
从各个建筑群硬朗的线条可以感受到些许工业化色彩,这跟著名建筑悉尼歌剧院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是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的大手笔。从悉尼到奥里斯塔德,两者共同的地方在于都充满了简洁明快的线条。但是悉尼歌剧院拥有着蚌壳状的弧线,优雅地勾出海滨城市的一片片风帆,因而成为丹麦设计史,也是世界建筑设计史上的名作。也许可以这么推测,自1960年代歌剧院落成以来,丹麦的设计风格变得硬朗了,充满了现实的工业理性。当我们这支小小的记者队伍被异常准时到达和准时出发的地铁分割成车内和车外两部分时,充分感受到了这种工业理性带来的一点点幽默。
追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视线
漫步在哥本哈根中心区,会发现那些十分传统的欧式建筑有一个非同一般的特点:它们第一层约有一半位于地下。与此对应,窗户也有一半位于地下。这种半地下室结构也许是出于防寒的考虑,也许是这个国家特有的文化所致。许多丹麦餐馆就开设在这种半地下室当中。童年时期,当对烤鹅的兴趣大于对文学的兴趣之时,笔者曾经不断地问:瘦小单薄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如何才能透过高高的窗棂看到那些饕餮的人们?哥本哈根解答了我的疑问。也让我对这个国家的文化充满着好奇。
从安徒生到约翰?乌松,丹麦的文化既与自己长期的历史化为一体,也受到了自身地理环境的影响,因而显得独具一格。从建筑到北欧风格的家具,都渗透着浓厚的简约主义风格。丹麦全境在北纬50度以北,冬季漫长而寒冷,夜长昼短,冬至时期的白天只有四个小时。严酷而极端气候让丹麦人对生活充满了简单而热烈的希望。他们善于用大面积的色块和简单的线条构建空间感,追求设计上的实用性,尽量避免繁复的图案和花样。这种凭借色彩和线条灵活搭配起来的设计模式,渗透了从建筑到家具设计、陶瓷图案等一系列设计美学范畴当中。
简约不简单、功能大于形式
设计界对以丹麦以及其余斯堪迪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的总体评价是:“简约但不简单”,“功能大于形式”。在这样简约的风格当中流露出浓厚的北欧审美哲学,即实现与功能,人文和审美的完美结合。这其中的代表作,除了悉尼歌剧院之外,还有雅克布森著名的“蛋椅”和汉宁森设计的PH台灯。这三件丹麦设计的代表作,其共同的特点是灵动简约的线条,赋予作品动力和想像空间,因而成为不朽之作。
笔者在哥本哈根采访的丹麦设计师当中,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年轻的家具设计师迪特?汉默斯特罗姆。在位于一家废弃医院改造成的艺术家工场里,迪特兴致很高地向我们一件件地解释她的作品。她设计的椅子,从外观上来看。依旧带有典型的北欧风格――即简洁的线条,色彩仍日以浅色为主色调,但是她在造型上开始加入某些装饰性的元素。例如,在线条简单的椅子上刻意加入繁复的附带装置(如海绵垫子),形成功能与形式上的一种微妙对比。
她认为家具设计“不再应该仅仅强调功能”。这对于长期以来“功能至上”的丹麦设计来说,是一种理念上的改变。在她说到这些带有颠覆性概念的东西时,我很难从她脸上发现那种学究气,以及长期沉浸在某个行业之后显露出的漫不经心。她的脸上有着阳光一般的自然微笑,来自于充满着自信的内心。
这里有两个哥本哈根
在哥本哈根的郊外,笔者见到了豪爽的图案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