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第一学期).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第一学期)

最新外国文学史 一、填空题 二、名词解释 1.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11至13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的时期,以法国的成就最高。它是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为基本内容,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抒情诗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有《破晓歌》《牧歌》等。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重要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等。 2.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主要指的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教会斯拉夫文。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等。文学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创作目的主要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3.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产生于西班牙,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新的小说样式。采用自传体的形式,以主人公流浪的经历为线索,描写下层人民的生活,并以下层人物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各种社会现象。小说主人公大多是广大的破产者、流浪汉,靠个人机智谋求生存,以玩世不恭对待生活。无名氏的《小癞子》是第一部也是最优秀的一部流浪汉小说。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在刻画人物、反映现实和结构艺术上对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大学才子派:大学才子派作家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 他们出生于中产阶级,受过大学教育,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倾向。他们的戏剧创作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且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颇有创新,促进了伊莉莎白时代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和演出奠定了基础。主要代表作家有:黎里、基德、罗伯特·格林和马洛等,其中以马洛的成就最高。 5.巴洛克文学:“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语barocco,原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后来被用来形容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学风格,它与严整、均匀、和谐相对立。巴洛克文学是巴洛克艺术在文学上的表现。巴洛克文学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西班牙,在17世纪的法国达到高峰,同时流行于西欧,因风格与巴洛克式艺术相像而得此名,是一种贵族形式主义文学,主张文学为少数有文化修养的人创作。巴洛克文学在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代表人物意大利的马里诺、西班牙的贡哥拉、英国的约翰·多恩等。 三一律: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为戏剧创作制定的一条规则。所谓“三一律”,是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内完成,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律。“三一律”的积极作用在于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能迅速展开,达到高潮;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剧作家的手脚,导致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感伤主义文学:感伤主义文学是18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发生在英国的一股文学潮流,并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感伤主义文学同情不幸者的遭遇,醉心人物感伤心理的描写,置感情于“理性”之上,喜用的体裁是哀歌、旅行记和书信体小说,感伤主义这一潮流在文学形式方面将欧洲带入了一个新阶段。它不仅是欧洲19世纪初欧洲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而且可以说是现代派文学的源头。感伤主义开辟了一种以心理为载体掺和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事方式。这种新方式的产生对于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对后来的意识流小说有较大的影响。感伤主义是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狂飙与突进:“狂飙突进”运动是1770年至1785年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一个具有德国特点的资产阶级的文学运动。不同于其他国家,这是一场民族文化运动,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继续和发展,也是反封建斗争达到高潮的标志。“狂飙突进”运动宣扬天才、力量,歌颂自由。参加这个运动的大多是青年,他们不满于启蒙运动的温和精神,不满于统治阶级,要求进行公开的斗争,作品言辞激烈,热情洋溢,体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此运动并无明确目标,往往带有个人反抗的狂热性质,领袖是理论家赫尔德尔。其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代表作是席勒的《强盗》和《阴谋与爱情》,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魏玛古典主义:18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盛行的德国古典时期的文学,因歌德和席勒在魏玛合作而得名。他们刻意追求理想与现实,感情与理智,个人与集体,人与自热,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和谐统一,推崇古典艺术中的和谐、宁静、纯朴的美,主张以此来构造人的个性,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因此,魏玛古典主义是德国启蒙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湖畔派: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早期代表是诗人华兹华斯。他与柯尔律治、骚塞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并在思想观点和创作理论上有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