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川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体环境交流材料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奋力将文明打造成为银川靓丽的城市名片
党的十七大以来,银川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实施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战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文化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环境,打造文明城市“名片”,展示道德银川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有力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银川市基本概况
银川市位于富饶的宁夏平原中部,东踞鄂尔多斯西缘,西依贺兰山,黄河穿境而过,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历史文化悠久、民族特色浓郁、自然风光秀丽,“雄浑贺兰、多彩银川”城市形象鲜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全市总面积9491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07平方公里,下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总人口148.79万人,其中城市人口94.9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79%,回族人口38.6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6%。
银川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早在原始社会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自汉朝起建城史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现在的兴庆区建立西夏国,使银川成为后来历代王朝的戍边重镇。中原文化、戍边文化、河套文化、丝绸文化、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种文化在此交融汇集,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古长城等60多处名胜古迹点缀其间,镇北堡华夏西部影视城使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境内天然湖泊众多,自然水面达1.2万多公顷,自古就有“七十二连湖”之称。境内河流渠系纵横,湖泊星罗棋布。西部有天然林资源约3万公顷,树种繁多;中部银川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素有“塞上江南,渔米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部半荒漠化草原盛产甘草、麻黄等丰富的药材资源。境内水、电、煤、气、油、土地等矿产资源组合优势明显,发展能源化工工业前景良好。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和银川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别作为自治区“一号”和“二号”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份量越来越重。全市交通四通八达,是宁夏的交通枢纽。109国道、石中高速公路横贯其间,银古一级公路同沿海发达地区连成一体,包兰、宝中铁路横贯其间与欧亚大陆桥连接,银川河东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20多条。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建成了七大广场八大公园,全力打造“塞上湖城、绿色银川”美景,“天蓝、地绿、水清、城净、居安宁”的美好蓝图正在变为现实。
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务院将银川市确定为“呼一包一银一兰”经济带中心城市,银川被确定为欧亚大陆桥西陇海经济带重点开发城市,自治区党委作出了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决策。银川市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明确提出了要把银川市建设成为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着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实施“生态立市”、“特色建市”、“工业强市”、“人才兴市”、“依法治市”五大方略,全力打造“购物在银川”、“居住在银川”、“受教育在银川”、“旅游在银川”、“诚信银川”、“绿色银川”、“平安银川”、“数字化银川”等品牌,实施工业“一强五优”、农业“两强多优”、“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和奶产业“铸龙”工程、“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建设、“全民创业”等重点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方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壮大银川经济实力,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城市布局及功能日趋合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日益凸显,现已成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沿阵地和西北东部重要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14.11亿元,同比增长13.3%;地方财政预算总收入64.68亿元,增长19.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5.8亿元,增长2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58元,增长18.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16元,跃居全区第一,增长14.3%。先后获得全国十大安静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节水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环保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优秀城市等光荣称号,“唐徕渠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湖泊湿地恢复与保护项目”双获中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先后两次荣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光荣称号。
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奋力打造文明银川、道德银川的靓丽城市名片
坚持理论与实践、教育与引导相结合,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培育包容、诚信、博爱、知礼、尚德的文明风尚,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践行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