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 目:地理 年级:高三 教师:封春荣
播出时间:8月1、8日
本周学习进度: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
一、知识结构
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气候和地貌——我国 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
土壤和植被——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
东部季风区 大致以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三大自然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北部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
青藏高寒区 东部约以 3000 米等高线为界
(2)三大自然区特点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 低,平、 高,差异显著 高,4000 米以上
气候 季风气候,湿润多雨 降水少,温差大 高寒气候
森林为主、部分森林草原 多为荒漠、部分草原 荒漠、草原、高山草
植被土壤
土层深厚 荒漠土 草原土 甸 土层浅薄
多大河源头、冰川、
水文 外流河,以雨水为主要来源 多内流河湖、咸水湖
湖泊
人类活动 影响深刻,主要农耕区 影响较小 影响微弱
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热量——南北差异主要原因,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黑土肥沃,春小麦,一年一熟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落叶阔叶林为主,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水分不足、旱
作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水田、水稻,一年两熟或三熟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四季常绿,一年三熟、可种植热带作物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水分——东西差异重要因素
内蒙古温带高原地区:内蒙古高原,宽广坦荡,距海较近属半干旱气候,草原及草原—
—荒漠景观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气候干旱,光照丰富、河流少、短、
流量小,荒漠景观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夏半年受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汽的影响,东南湿润、西北干旱,
垂直分异明显
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1)划分 (组成省区)
东部: (12 个省级行政区)西部: (10个省级行政区)中部: (9 个省级行政区)
(2)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国内生产总值来代表)
经济发展速度: 由东向西变慢,差距扩大。(反映一地国民经济的潜力)
(3)经济地带差异的影响因素
地形气候:东部气候润、雨热同期、地势低平有利开发,
自然原因
自然条件
中西部气候干旱或高寒,自然条件差
地理区位:东部临海,海运便利,发展开放型经济
中西部距海较远,比较闭塞
社会和经济原因:工业基础;思想观念;产业结构;政策优势
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
地带 地位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主要农业基地、
基 础 设 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网站基础知识简介.doc
- 双音多频控制器项目生产文本文件第六敏捷岛20120815.docx
- 媒力我国社区DM直投广告位点位表.pdf
- 国外旅行需要注意安全事故.pdf
- java文本打印机源码含打印预览.pdf
- 国外商标申请人商标注册申请.docx
- 网站加固指导书.doc
- 国外商标注册.docx
- 一个柠檬就能解决事,你花那么多冤枉钱!.pdf
- 网站架构参考指导书.doc
-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管理办法 .pdf
- 中国消费品行业国际化:地缘政治风险及应对策略-安永-2025.pdf
- 医药生物行业生命科学上游专题报告春江水暖供需改善企业盈利有望边际修复-25.pdf
- 医药生物行业医疗AI专题报告二多组学篇AI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实现重要突破-25.pdf
- 金融科技动向2024年下半年_可搜索.pdf
-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25.pdf
- 2024-2025年中国并购交易分析报告.pdf
- 医药生物行业生命科学上游专题报告春江水暖供需改善企业盈利有望边际修复-25032136页.docx
- 2025年中国AI Agent行业研究报告_可搜索.pdf
-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高端磁共振设备3.0T市场洞察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