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庭教育(21至45讲).doc
家庭教育(21至45讲)
话题:孩子 家长 父母
21讲:家教艺术是创造性劳动作为家长,要了解不同时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而掌握教育子女的规律。这是家庭教育领域中的共性,是每一位家长必须遵循的原则。然而在世界上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家庭环境,也没有天赋、秉性完全相同的孩子,当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家长。每位家长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所面临的客观条件、教育对象都是千差万别的。即使同是自己的子女,不同的孩子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有种种差异的。因此,家庭教育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环境特点、不同的对象实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家教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独特性就要求家长在对子女实施教育时必须具有随机性和创造性。这正如出色的雕刻家会根据玉石不同的色泽、大小、形状而创作出翩翩起舞的嫦娥、玲珑剔透的葡萄、栩栩如生的蟋蟀..一样,他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我们称他们为艺术家。摆在我们家长面前的是有生命有思想有头脑的欢蹦乱跳的孩子,他们每天都有变化、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家长创造出适应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法,这种创造性的家教劳动,我们管它叫家庭教育的艺术。北京芳草地小学的王凤森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早上,王老师刚到学校,一位孟加拉国小姑娘吉娜特就急匆匆地跑来告诉老师:#8220;迪克说他想自杀!#8221;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说:#8220;我当了30 年班主任,各种类型的中外娃娃见过不少,但象迪克这样经常想入非非的还很少见到。#8221;迪克是一个11 岁的英国孩子,强烈的好奇心经常驱使迪克出些新点子,令其父母大伤脑筋。他曾撑着雨伞从7 米高的跳台上跳入水中;工人修楼顶,他顺着吊物的绳索滑下来,两手磨起了一层血泡,..这次他又说:#8220;我就是想知道自杀是什么滋味!没事儿,我就是想试一试!#8221;迪克的妈妈也觉得很难办,但她没有简单地向迪克说教而是想出这样一条妙计:她买了一只大公鸡,让迪克帮着杀鸡,鸡脖子上流着血,惨叫着满厨房乱扑腾,弄得墙上、地上都是血。迪克看到公鸡浑身抽搐着,翻着白眼,痛苦翻滚着的样子,似乎了解了自杀可不是好玩的。第二天,迪克来到学校,告诉王老师说:#8220;妈妈说人自杀比鸡被杀还要难受,我可不自杀了!#8221;小迪克的妈妈想出的巧妙的教育方法,解除了孩子一个十分幼稚而危险的想法。这里充满了创造性。也有这样一位家长,他对儿子小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要求小伟学习好,品行要端,特别是要有诚实的美德。一次小伟的考试成绩不好,当他主动把试卷交给爸爸时,却遭到爸爸的一顿毒打。期中考试了,他的成绩并不理想,他很害怕,怕爸爸生气,更怕爸爸打他,于是他就用了一番心思,把成绩单做了涂改,成绩单上各种成绩都是八、九十分。当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它交给爸爸时,爸爸竟没有看出来。小伟很高兴。于是,以后经常编造谎话来诓骗爸爸,以免皮肉之苦。就这样,小伟的行骗之招越来越高,终有一天触犯了刑法,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小伟的爸爸好后悔,他十分痛苦他说:#8220;要是那次我不打小伟,也许他不会走上这犯罪的道路。#8221;是啊,这位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就太缺少艺术性了,简单、粗暴,没有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随机性、创造性的劳动,以至酿成苦酒,追悔莫及。这样看来,家庭中在对孩子实施教育时,除了要有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茧自缚 下边我们就从#8220;数子十过,不如奖予一功#8221;#8220;巧用批评#8221;#8220;慎用惩罚#8221;#8220;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8221;#8220;生活在充满情趣的共同活动之中#8221;#8220;成功交谈的诀窍#8221;#8220;宽容能生奇效#8221;#8220;向孩子道歉无损尊严#8221;八个方面向您介绍家教艺术的实践。22讲: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奖励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行、性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喜欢得到奖励,也是孩子们的正常心理。对孩子恰当地积极地使用奖励比消极的批评、惩罚,其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奖励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两种。精神奖励如表扬、赞许、点头、微笑、亲呢等;而物质奖励如赠送书籍、衣物、玩具、食品等。父母对子女的奖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及特点灵活掌握,一般应以精神奖励为主。奖励手段的实施,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佳佳每次看完小人书,都一本一本地收好,码得整整齐齐。妈妈及时地表扬了孩子,并微笑着表示赞许:#8220;佳佳真乖,书码放得真整齐。#8221;天长日久,小佳佳就会在这种奖励中成长,而且形成习惯:看过了书,就该放成这样。林林上小学了,作业书写得十分工整,妈妈看过了他的作业,摸一摸孩子的头,贴一贴孩子的脸,告诉他:#8220;作业写得真好,妈妈真高兴。#8221;多次反复,孩子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