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腔颌面部医学影像诊断学 湖北医药学院医学影像学教研室 赵 年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是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口腔临床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 第一章 概述 一、学科内容 1、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2、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包括以下: 牙及牙周组织病变 颌面骨炎症、外伤 颌骨囊肿、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系统病在口腔颌面骨的表现、涎腺疾病 颞下颌关节疾病 二、发展简史 1895年伦琴发现X线 二周后,Otto Walkhoff便将X线用于拍摄牙片。 1968年在智利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牙颌面放射学学术会议,并建立了国际牙颌面放射学会。 1987年我国召开第一届全国口腔放射学学术会议,建立了中华医学会口腔学会口腔放射学组 现在,口腔放射学已由单纯牙科放射学发展为口腔颌面放射学,并正在逐渐发展为口腔医学影像学。 一、根尖片 美国人C.E.Kells于1878年毕业于纽约牙科学校。1896年4月或5月拍摄了美国第一张根尖片,并首先使用了滤线板。 二、体层摄影技术 意大利人Vellebonna于1930年发明体层摄影机。30年代后期就运用到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芬兰人Peatero于四十年代设计出曲面体层机,可在同一胶片上显示全口牙及双侧上、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 三、造影技术 1913年Arcelin第一次报告用铋作造影剂显示一颌下腺导管结石。1944年Nφrgaard最早成功报道颞下颌关节造影术。我国学者在60年代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赢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尊敬。 四、CT 1971年英国物理学家Hounsfield及医师Ambrose创制了CT装置。1973年英国放射学杂志发表这一成果。1979年Housfield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物学奖。 五、减影技术 1961年plantes发明图象减影法。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于1980年2月研制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1987年Jacobs和Manaster首先将数字减影技术用于颞下颌关节下腔造影检查,而我国学者则首先将数字减影技术运用到颞下颌关节上腔造影。1982年瑞典学者Grondahl等首先将数字减影技术用于根尖片检查,大大提高了对微小骨病变的发现能力。 六、其他口腔影像技术 MRI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病及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检查,可以直接、清晰地显示检查部位的组织影像,而且对人体无放射性损害。 现在灰阶超声、同位素核素显像技术应用于涎腺疾病的检查。 介入放射学是指研究在X线、灰阶超声或CT扫描等导向下进行穿刺活检或进行治疗的学科。对口腔颌面部血供丰富的肿瘤及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动脉灌注化疗和各种带药微球栓塞治疗。 第二章、口腔X线检查的放射生物学损害和防护 一、放射生物学损害 放射线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宇宙辐射、大地辐射、食物都会有辐射! 其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辐射之中…… 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 ?? ? 核辐射就是放射性元素产生的辐射,主要分为两类: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生活在地球上,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受到天然存在的各种电离辐射的照射,这种照射统称为天然本底照射。天然辐射包括宇宙射线和天然放射性核素,是人类接受辐射照射的主要来源。人工辐射是指与核相关的人为活动引起的对公众的照射,主要包括医疗照射、核爆炸和核动力生产。核爆炸在大气层中形成人工放射性物质,使环境受到广泛的污染。核能发电等核动力生产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于环境中。医疗照射来源于X线诊断检查、核医学诊断以及放射治疗。 辐射引起的生物效应 辐射损害:X线进入人体后,产生电离作 用,改变分子和原子结构,从而损伤细胞。 确定性损害:放射损害在小剂量时概率 为零,但在某一剂量水平(阈值)以上而损害概率上升到100%。并且在阈值以上损害的严重程度也将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随机性损害:恶变的严重程度不受剂量影响,但辐射引起恶变的概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存在阈值。 西弗:辐射防护剂量国际标准 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委员会的数据,每人每年可接受的辐射剂量在2.4个毫西弗(辐射剂量单位,1毫西弗=1000微西弗)。其中,来自空气中氡的剂量就为1.16个毫西弗,接近人均接受剂量的一半。辐射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则可能致死。 二、影响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主要因素 (一)与辐射有关的因素 1、辐射种类 2、辐射剂量 3、辐射剂量率 4、分次照射 5、照射方式 (二)与机体有关的因素 1、种系的放射敏感性 2、不同个体发育时间的放射敏感性 3、不同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4、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放射敏感性 三、电离辐射对口腔颌面组织的影响 一、口腔黏膜及颌面皮肤损害 1、临床表现:主要是咽痛及吞咽困难。 黏膜:轻度黏膜疹、明显黏膜疹、斑点状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