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芝被遣原因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兰芝被遣原因探究

刘兰芝被遣是一场阴谋 曹曰涛 又讲《孔雀东南飞》,又要提到刘兰芝被遣的原因,曾经在脑海中闪过的一个问题又浮上心头:用无子说、门第说、性格说等似乎都很难解释一个问题,刘兰芝为何要选择在和太守儿子成礼之后投水自尽?“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可以看出兰芝性格中的倔强;“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可以看出兰芝的果断;“何言复来还”,可以看出兰芝有清醒的头脑;“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显示着她对爱情的忠贞。但无论怎样,刘兰芝都给我们一种感觉:她绝不会做那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寤寐思服,终有所得,这似乎只能用一个原因解释:刘兰芝要报复太守家,因为刘兰芝被遣本就是太守设计的一场阴谋。试论之。 作为太守府里的属吏,焦仲卿“守节情不移”,和自己的妻子“相见常日稀”,很多时间都在府里度过,同事间闲聊时,洋溢着幸福的焦仲卿必会向其他人说起自己妻子的美丽、聪明、贤惠、多才多艺,这些话加上同事们的羡慕、添油加醋的宣传,想必传进了太守的耳里,甚或太守曾找个合适的机会亲眼见到了刘兰芝,在那个娶个二婚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的年代里,(魏文帝曹丕就曾娶袁绍第二子袁熙妻甄氏为正妻)太守便有了利用手中权势为儿子巧夺人妻的打算。 他首先派人去向焦母游说,许下的条件以提拔焦仲卿为最大可能,焦母虽说仲卿“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但他只不过是个“小吏”罢了,而焦家人单丁薄,仲卿是家里的顶梁柱,父亲又已去世,为儿子的前途考虑,为焦家的兴旺发达考虑,焦母动心了。如何赶走刘兰芝,“无子”的确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但焦母也深知二人感情深厚,又“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只怕仲卿未必肯听,于是焦母就举起了“孝道”这把撒手锏,“我就是看她不顺眼,你看怎么办吧”,焦母从此之后就专挑刘兰芝的刺儿,这应该是最近一年的事,否则,如果从两人结婚开始,依刘兰芝的性格,又怎会到两三年后才提出“及时相遣归”呢?大概聪明的她早已从焦母的举动中看清了太守府派人来的用意,也明白了婆婆的用心,干脆自己主动提出回家吧,而这段姻缘也“何言复来还”了,即使没有“性行暴如雷”的刘兄也必当如此。兰芝被遣回家是整个阴谋的第一步。兰芝回家后,面对母亲的质疑,她只有一句话:“儿实无罪过”,为什么不向自己最亲的人诉说自己所受的委屈呢?是不愿意说婆婆的不是?她不是向仲卿说过“大人故嫌迟”吗?是担心母亲伤心?她被遣回家不是最让母亲伤心的吗?她是有些话不能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啊! 仲卿毕竟是自己的属下,如果兰芝一回去就马上派人去提亲未免太过明显,而且不利于同事内部团结,于是太守便找到一个听话的县令,再找个不相干的媒婆,再等上十来天到刘家提亲,老奸巨猾的太守知道,凭着焦刘两人的恩爱,这次提亲绝不会成功,但前既有车,后再有辙便自然不过了。于是太守组成了庞大的提亲团,府丞、主簿都上阵了,但兰芝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怎么办?这就要打通刘兄的关节,刘兄者,小人也,晓之以利,胁之以权就可以了,刘兄果然照办。这些都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可以看做阴谋的第二步。 兰芝冷眼看透了太守的阴谋,感到了前途的渺茫,当哥哥露出势利的嘴脸的时候,她便“仰头答”,下定了必死的决心,决心以死来抗争命运的不公,以死来殉葬自己的爱情,以死来报复造成自己不幸的太守,此时,她已经决定在什么时候死了。否则,以二人对感情的忠贞,刘兰芝又怎会因为哥哥的几句话而放弃生的希望,放弃对未来的向往呢!焦仲卿最后去看刘兰芝时,兰芝说的一句话颇耐人寻味,“又非君所详”,如果仅是刘兄的逼迫,难道焦仲卿还不了解他大舅子的为人吗,又有什么不可说的呢?兰芝实在是有难言之隐啊! 得知刘兰芝允亲的消息,太守便“视历复开书”,竟然“便利此月内”“良吉三十日”,而“今已二十七”只有三天的时间,婚姻大事,从后文看来,太守也相当重视,那为何这么慌张呢?下个月难道就没好日子吗?怕夜长梦多罢了。他不知道,兰芝早已打定主意,要让他空欢喜、白忙活一场了,如果不是带着对太守的恨,兰芝既然立誓不嫁,选择了殉情,为何不在另嫁之前,反而在“新妇入青庐”之后呢?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诗作者没有将背后的龌龊写出来,只在字里行间有所流露,让人去揣摩。也许,太守设此阴谋,也未必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他想学习卫宣公,或者欲行爬灰之事也未可知,“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听到兰芝允亲,太守欣喜若狂什么呢? 作者通讯地址:山东聊城第二中学 电话:13516352404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