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通选课 20世纪西方音乐 笔记整理版.docx

北京大学 通选课 20世纪西方音乐 笔记整理版.doc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大学 通选课 20世纪西方音乐 笔记整理版

第1讲音乐的史纲四大入门:音乐的史纲、音乐的风格、音乐的空间、音乐的时间西方音乐历史段分(7个阶段):西方音乐是一个历史与地理共同作用下的文化体,该文化的历史段分全球学界公认为7个阶段(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11世纪的荷马时代~公元5世纪)(2)中世纪时期(公元5世纪~公元16世纪)(文化中心:法国)(3)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6世纪~公元17世纪)(文化中心:意大利)(4)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文化中心:德奥)(5)古典主义时期(1750年~1810年)(文化中心:奥地利维也纳)(6)浪漫主义时期(1810年~1900年)(文化中心:欧洲)(7)20世纪时期(1900年以来)(文化中心:从1945年前的维也纳、巴黎和伦敦转向1945年以后的纽约)宏观特点:【关键词1】散而有序(散:地域,音乐活动中心的移动变化;序:时间,时间的连续性)【关键词2】乐以表情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感情的听觉艺术。(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代表作:《Epitaph of Seikilos》(塞克洛斯的墓志铭)——抒情性(2)中世纪时期——神权时代与宗教结合的音乐,教会音乐。有两种音乐表情方式最值得注意: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奥尔加农(Organum)——二重唱(复调音乐),多声音乐的最早形式圣咏风格肃穆庄严,排斥人间世俗的激情。(3)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的目标:复兴古希腊艺术精神现实所弘扬:一种正在行程中的资本主义文化精神,实际所反对的是中世纪的神权文化。音乐表情有两种明显的趋势:多声音乐进一步发展,拥有更多世俗的激情器乐音乐长足发展,弥补人声表现力的不足(4)巴洛克时期西方人乐以表情的探索首先反映在歌剧这种综合艺术品形式的出现上,其次最集中地反映在晚期三杰:意大利的维瓦尔第、德国的亨德尔和巴赫三人的创作中。歌剧表现出西方人对主调音乐表情的兴趣,强调主旋律清晰,所有声音都必须服从于主旋律。尤其是巴赫总结了这个时代复调音乐的最高成就,尤以声乐音乐和器乐音乐并驾齐驱。(5)古典主义时期以维也纳为中心,出现了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交响曲、协奏曲的形式与成熟,室内乐的变化多端,歌剧的辉煌成就,都进一步丰富了音乐表情方式,核心主题词是克制的激情。(6)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本身是泛欧洲化的艺术浪潮,涌现出以德奥、法国、俄罗斯、意大利、波兰、匈牙利等国家或地区的多为作曲家,也出现了艺术歌曲、交响诗、标题音乐等新情况,表情手段进一步丰富,激情允许奔放。(7)20世纪时期世纪末的风潮,德奥作曲家理夏德·施特劳斯和马勒结束了浪漫主义,孕育了德奥表现主义。第2讲音乐的风格1、音乐的风格是7个时间段分的依据STILE → STYLE拉丁文→英文(带尖的工具)2、音乐风格(1)什么是音乐风格?乐府:秦代建立,汉代发展使命:采集民歌,保存文化汉语解释:风 → 民歌;格 → 样式(2)构成要素音乐风格体的构成要素有6个:(1)旋律(歌曲)(2)节奏(节拍为先,固定的时间值。节奏是基于单拍子即单个点的变化的时间。)(3)和声(音响的协和关系)(4)织体(单声织体——单旋律线条;主调织体——主旋律+伴奏,有主次关系;复调织体——很多旋律,没有主次只有先后)(5)音色(不同声音的色彩;西方音乐四大乐器组:弦乐、木管、铜管、打击)(6)曲式(音乐的构成形式——两段体曲式:A+B。范例:前奏+A+B)流行歌曲通行风格织体:低音线条+节拍线条+人声线条横向铺架:旋律线条,音乐在空间中的横向运动。纵向分布:音乐的时间运动不同点位上变化出现的组合是节奏在固定点位上规律出现的是节拍不同的旋律在横向运动中受制于节拍的控制,从而使不同的声音在同一时间被撞响,这些即时发生的声音会产生和声。西方音乐的历史是建立在音乐风格的变迁上的,风格变迁来自人类美感的样式。听音乐就是在听风格体,风格体是聆听的第一对象,用耳朵来形成一种风格判断力、风格跟踪力、风格捕捉力是极为重要的。两种状态:(1)音乐的空间运动状态(2)音乐的时间运动状态第3讲音乐的空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德国哲学家谢林听觉建筑:具体 → 视觉的空间艺术听觉建筑:抽象 → 听觉的空间艺术关键词1、音乐的线条:即音乐的旋律不断变化形成了音乐的线条,声音的旋律。通过对线条的使用实现对空间的塑造。卡农:轮唱。声音线条按固定的时间差,先后进入、齐头并进、交织错落,最终一起结束。帕赫贝尔《卡农》声音设计方案来自一种固定低音和,轮唱结合的技术本杰明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指南》(指导如何聆听交响乐)核心旋律线条有:(1)单线条运动态:主题明确(2)多线条空间运动态:协同合作音乐的空间是由运动的声音线条完成的,运动的线条是音乐空间形成的第一要素。2、段落:作曲家有组织的使用音乐线条形成的结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