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中校”六大弊病及其原因
“校中校”六大弊病及其原因
“校中校”是某些地方重点中学借助自身品牌、声誉,利用自身拥有的优良教育资源开办的高收费的学校。这种现象有时也叫“名校”办“民校”或“一校两制”。它看起来像“国有民营”,实际上实行的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将不合理的收费变成合理的高收费。这种做法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戏法。当前,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紧缺,这种现象在义务教育阶段呈蔓延趋势,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就其利弊展开了一番争论,权衡其利弊,笔者认为:名校利用大众对优质教育的狂热追逐心态,而不顾义务教育的宗旨趁此大敛钱财,有悖于义务教育的初衷,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一种不义务的表现。
一、“校中校”破坏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
1.“校中校”影响了大多数孩子们接受教育机会均等的权利
按詹姆斯?科尔曼的说法,教育机会均等有四个标准:(1)进入教育系统的机会均等;(2)参与教育的机会均等;(3)教育结果均等;(4)教育对生活前景机会的影响均等[1]。其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是国家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享用的均等。这实际上就是在强调教育过程的平等,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享用的平等。而“校中校”这种做法只能让经济条件好的学生通过出高价来享受优质资源,而许多无法购买这种优质资源的学生就只有“望校兴叹”,他们的教育过程机会不均等,这种不平等自然会导致他们的教育效果不平等,最终影响到学生将来从事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2.“校中校”加重了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上的不平等
“校中校”依靠国家在教育资源配置上长期政策倾斜带来的丰厚办学资源,以及多年来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对名校的关注与经营所积累的丰富社会能量,才能在生源、师源、财源上左右逢源,在竞争中得势得利。由于义务教育以“实施社会公平”为准则,是非排它性、非经营性、非竞争性的,所以“校中校”在竞争中得实得利的同时拉大了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差距,拉大了城乡差距,加大了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加重了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上的不平等。
3.??校中校”造成了我国义务教育教师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校中校”有大量的择校生源,也就有了内部分配的资金。一份调查显示,在一些名校所举办的“校中校”中,择校资金60%用于教师的报酬,这些学校教师平均收入可达普通学校教师收入的2~4倍。这使不同学校教师间产生关于分配公平的疑问。同时,也正是这种高工资的利益驱动,许多普通学校的教师想方设法挤进名校的“校中校”,有的甚至通过走关系来挤这座“独木桥”。从而导致了教师选聘的不公平性。
二、“校中校”滋生了教育腐败
1.“校中校”的教育产权不清晰
“校中校”游离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既享有公办学校的资源,又按照民办学校的条件社会化操作,显而易见,这种做法是利用公共权力享受双重政策,最大的特点就是产权归属不清,公私界限不分。从国际规则看,凡取得回报的机构是无法算为非营利组织的,也就难以享受政府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许多名校本来是属于“公办”性质,它们以借“办民校”为幌子,拿国家教育资源和优惠政策去办“创收教育”,这实际上是公共教育资源的严重流失,是一种教育腐败。
2.“校中校”使义务教育收费“合法化”
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也明文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转为民办学校。”“校中校”将“公办”改为“民办”,利用“民办”的高额收费存在监督“真空”的现实把义务教育变成了高收费教育,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合理化”,在客观上加大了社会教育成本,吞噬了有限的教育资源。这好比把众人喊打的公立学校乱收费现象“合法化”。
3.“校中校”滋养了部分特殊的利益群体,埋下了教育腐败的“祸源”
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来看,得到了一些预算外的收入,用于解决财政渠道教育事业经费不足的现象,比如购置车辆,建设办公大楼乃至解决教育管理当局人员的生活福利如住房等问题;地方政府增加了财政收入,采取统筹的办法将“校中校”的学费收入的一部分归为己有,如重庆万州区将30%的高价收费提交给财政;学校方面也有收获,在提高教职工待遇、改善办学条件方面有了更大的“小金库”。显而易见,国家的教育投资,肥了少数人的腰包,而广大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却受到直接侵害,真是苦了许多家庭和孩子!
三、“校中校”加重了家长负担
1.“校中校”加重了低收入家庭经济负担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校中校”盛行的江苏南通市,许多“校中校”向家长收取18000元的择校费,有的地方还高达5万元。如此高额的收费,无疑对那些中低收入家庭来说是一种沉重的债务负担,就连经济欠发达的重庆市万州区许多“校中校”的收费也已达到11000元。如果我们不制止“校中校”这种高额敛财的教育现象,许多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件(共46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内嵌音频+视频).pptx VIP
- 抖音短视频创业合伙协议(二人合伙 一方运营 一方出镜)避坑版.docx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pptx VIP
- 2025国家消防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docx VIP
- 卢崇汉第二届扶阳论坛讲稿.doc VIP
- BG-V3-D37-2012-0003 电气拆车报告.pdf VIP
- BG-V3-D36-2011-0001 按钮操作力测量报告-V2.docx VIP
- 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docx VIP
- BG-V3-D37-2012-0002 动作电流测量报告.doc VIP
-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件(19张ppt+1视频)(含音频+视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