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学中女性意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学中女性意识

中国传统文学中女性意识   中国的文学有漫长的传统。即使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到现在,也有两千五百多年了。这是一部传统中国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经典,过去的学童,识字之后,就要逐渐背诵这部诗集,古称《诗三百》,长长短短,共有三百零五篇。   《诗经》里有很多描写青年爱情的诗篇,但是因为比较古老,现在的年轻学生,已经不太能读懂了。爱情的故事,是《诗经》的核心主题之一。   从两千二百年前的秦王朝统一中国,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帝国,到一百年前的清帝国的崩溃,这段时期,曾被一九四九年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描写为“封建社会”,实际上,秦汉以降,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已经不是“封建”社会了,这个政治结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跟秦以前的周朝分封列国是不一样的。近几百年的学者相关论说不知凡几,姑存而不论。我们可以引用近一千年前中国伟大的文学天才苏东坡先生的论述。他在《东坡志林?秦废封建》里说:“……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历史事实,强秦统一中国,秦始皇听从廷尉李斯建议,废除封建制度,而“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卫、监。”(见《东坡志林》一?三页)这是其后两千年高度中央集权的“家天下”帝国的开始。   在秦帝国之前,中国的历史中有一个神秘而光辉的朝代:周。周朝分西周和东周两个阶段,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直至秦始皇统一整个中国。周朝著名哲学家和政治家周公,在中国早期文明史中,具有奠定文化基础的崇高地位。他设立的很多文化措施,都被后世沿袭,并被遵从,称为“周礼”。他奠定了中国文明的基础,很伟大,以至于中国古代的大学问家,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宗师孔子,常常以能不能“梦见周公”来说明自己是否理解了前辈伟人的思想。周公、孔子都是男人,他们倡导古板的礼教,但也赞美人间美好的爱情。   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典籍《周礼?媒氏》写道: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句话说,在春季中间,官方规定,男孩和女孩可以自由恋爱,男女彼此相爱了,找地方去玩也没有人禁止他们。   《诗经?野有蔓草》写了这种男女私会:   野有蔓草,零露?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这算得上是古代中国一见钟情的邂逅。   《诗经》的内容采集自周公时期的周朝近五百年间――从西周到春秋――流传在民间的各种歌谣,保留了大量的爱情诗。第一首叫《关雎》,中国学生都会背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诗人对美丽女子的仰慕。可见,中国古代的圣贤,并不反对合理的情感和男女之间的相互倾慕和思念。《诗经?卫风》里有一首诗叫做《静女》,写卫国那个地方一个约会男子等待女友的焦虑不安的心情: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另一首《木瓜》写男女欢好时的誓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溱洧》写仲春三月男女约会的热闹场面:溱与洧,方焕焕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这首诗写春天来了,卫国的两条河溱水与洧水的河面冰层化了,原野上开满了鲜花。男生和女生手里都捏着兰花。女生问,有谁愿意陪我去看看?男生说,我愿意!   从上面简单的引用中,可以看到,在中国的周代,男女之间有很多的情感交流机会,而且比较自由、热烈。   中国古代的文体,辞令优美,简洁婉约。《诗经》是两千多年来中国缪斯的灵感源泉之一。孔子提倡人们诵读这部诗歌集,他亲自编订这本诗歌集,还说:“不学诗,无以言。”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孔子是“删订”,像现在的一名总编辑。现在的学者更多地认为,孔子是在这些诗歌之上,对相应的音乐曲目做一些修改,更方便学生的诵读。这些诗歌,不仅仅是文字显示出来的词句,还包括运用来演唱的旋律,可惜,这些旋律都失传了,我们已经不知道古代中国的音乐家怎么演唱这些诗歌了。孔子评价这本诗集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三百篇《诗经》,核心思想是肯定爱欲,但要适度――无邪。不过,能够做到“思无邪”的是孔子说的“君子”――他们是道德和文化修养很高的人。“君子”的对立面是“小人”,这些人丝毫不顾忌礼节,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常不择手段。   孔子的博大智慧之一,是他要求自己和君子们都能做到的“中庸”。这是一种讲究人与自然平衡的伟大思想和智慧。这种智慧的核心,是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我们人类生存和繁衍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各种生命和事物之间,要彼此达到宽容和平衡。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擅长写一种新的长诗,节奏和韵律都磅礴,气势也很宏大,这就是“楚辞”。“辞”也是“诗”的一种。屈原在中国的诗歌史上,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他是《诗经》那种没有作者的诗歌总集之后,以个人名字出现的最早一位诗人,他确立了知识人独创诗歌的地位。也许因为他的天才太高了,“楚辞”几乎可以说是从他而始,自他而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