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现实价值
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现实价值
[摘要]中国古代创造的系统化文献保护方法和材料,对古代文献的保存产生积极的影响;现存古代文献大部分保存完好或基本完好,足以证明古代的文献保护方法确实具有一定的功效,可以为现存古代文献保护提供借鉴结合古代文献中文献保护理论和实践的有关记载,讨论古代文献收藏中文献保护理念及水火、灰尘、虫鼠、潮霉、破损等防治方法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古代文献 文献保护 文献保护技术 古籍保护
[分类号]G253.6
古代文献是不可再生、无可替代的资源。如何使现存古代文献得到合理的保护,是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在长期的文献保护实践中,中国古代创造了系统化的文献保护方法和材料。现存古代文献多是经过世代递传,大部分保存完好或基本完好,足以证明古代的文献保护方法确实具有优良功效。一些保管条件较好的大中型古代文献收藏单位,应该借鉴古代的文献保护方法;而大部分保管条件简陋甚至恶劣的中小型古代文献收藏单位,应该更多地继承和借鉴古代文献保护方法。当然,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古代文献保护方法和材料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文献曝晒和浆糊中添加明矾两种方法,应用历史悠久而普遍,然而,前者使紫外线直接照射文献,后者则使纸张酸度提高,加速纸张的老化,缩短文献的自然寿命。因此,对于古代文献保护方法,我们要辩证对待,即在当代技术条件下,继承其优良的内容,舍弃其糟粕的成分。回归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应该是现存古代文献保护的基本思路。
本文拟讨论古代的文献收藏保护理念及防治水火、灰尘、虫鼠、潮霉、破损等方法的现实价值。
1古代文献保护理念: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
关于“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的文献保护理念,古代并没有清晰、明确的表述,但是这个理念贯穿于古代文献保护观念、方法和材料,我们可以从中抽绎出来。时至今日,“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仍然被奉为文献保护理念的金科玉律,显示出占代文献保护理念的恒久价值。古人一致认为,收藏文献一定要慎密、爱惜,防患于未然。中国古代所发明??使用的大部分文献保护方法,首先着眼于预防文献的损毁,充分体现了以防为主的理念。无论是水火、虫鼠、尘埃、潮霉,还是不当的翻阅,都会给文献带来程度不等的毁坏,这一毁坏可能在当时即是致命的,也可能是隐形的、缓慢的。保护文献的最好措施就是预防文献的损坏,而不是损坏之后的救治。唐代李泌、宋代司马光数万卷藏书,晨夕披阅数十年,都是“新若手未触”,是文献保存和利用的最高境界。
古代文献制作材料的选择和加工、盛具、装订,文献收藏处所的建造环境和材料,文献内部或文献收藏库房内部施放的各种药物,库房内部的温湿度和清沽度都十分讲究,以预防文献的损坏。在以防为主的前提下,对于已经损坏的文献,必须及时实施救治。救治的方法包括施放药物、装订修补、抖晾和翻检等;而防治结合,就是古代文献保护方法的综合应用。2古代文献收藏中水火的防治
作为有机物,文献的大敌是水火。引起文献火灾的原因很多,例如兵燹、火种、不慎、延烧、纵火、自燃、禁毁。兵燹和禁毁是文献收藏单位很难防范的,而其他方面914是可以预防的。古代文献收藏单位采取的有效防火措施是:①文献收藏处所建筑环境和建筑材料以防火为第一要务。古人认为,文献收藏处所建筑位置,首选之地是山林闲旷处,以远离火厄。清代徐乾学的传是楼占地亩许,远离人境和其他建筑。尊经阁一般在书院中轴线偏后位置,讲堂或祠区的上层楼阁也经常收藏文献;藏经楼也多在寺观的后面,或者偏远之处。其次是高墙别院,不能与内室、厨灶、办公之地相连接,按照徽州库楼式,四围石砌风墙,隔断内外。最低要求,也必须另造一宅专门收藏文献。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古代文献收藏者一致推崇石材,因为石头或许是古代最能达到防火要求的建筑材料。②禁止把火源带入文献收藏建筑之内。天一阁规定禁止持烟火者进入阁中。《焦山书藏记》、《丰湖书院书藏四约》规定禁止文献收藏处所内放置烟灯或吸食水烟。《藏书记要》、《藏书十约》都提出灯烛和纸篓等引火之物不能靠近或带人文献收藏库房,室内不设取暖的火炉火盆。③文献收藏库房旁备有水缸储水,或者附近有水源,以备急需。宋代宫廷文献收藏处所备有水缸。宁波天一阁位于月湖旁边,阁前凿有水池。明代虞守愚文献收藏处所建在水池中央。清代王士稹池北书库位于有水池的圃内。清宣统元年(1909年),学部提出图书馆馆址必须选择在近水远市、水木清旷、隔嚣尘之地,方无意外之虞。
收藏的文献一旦遭受火灾,古代只有以水灭火;文献遭受水火双重蹂躏,损毁程度更深,但是总胜于全部文献化为灰烬。今天的古代文献保护,只可借鉴古代预防火灾的理念和方法,而救治火灾,就必须采用当代先进的方法。
防水是文献收藏单位必须注意的事情。文献遭遇雨水、地面水或地下水,纸纤维消失,变成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