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贫困库区变景区“华丽转身”
贫困库区变景区“华丽转身”
升钟库区曾是增收难、交通难、用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的贫穷落后山区。实施连片扶贫开发后,在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的基础上,如今的升钟库区兴起了“旅游风”,农民群众纷纷办起了渔家乐,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2012年1月8日,南部县升水镇临江坪村村民宋泽勇忙着为前来游玩的客人准备农家菜。自2009年以来,他就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而是一个吃旅游饭,提前过上小康生活的农村“市民”。
在南部县升钟库区,像他这样的农村“市民”有1万余人,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直接受益于升钟库区的成片扶贫开发行动。
“六难”困扰10万群众
1984年,升钟水库建成蓄水后,南部县10个乡镇大部分土地被淹没,10万群众被迫就近靠后搬迁。宋泽勇家像其他人家一样,也从西河边就近搬到半山腰上。他所在的村像库区72个重淹村一样,人均耕地不足0.3亩。耕地减少,行路难、用水难、上学难……各种困难制约着库区发展,残酷的现实让当地姑娘选择对象时,首先排除了升钟水库重淹村的小伙子,原本富庶的南山村因为贫穷,村里20多个小伙子成了光棍。
西河乡高峰村邓树山老人得了急病,他的儿子在找不到船的情况下只身横渡升钟湖却不幸失踪。消息传回,邓树山当天就撒手人寰。村民吴德孟突发疾病,家人匆匆将他抬到水库边,风高浪急,渡船不敢出行,吴德孟在家人的捶胸痛哭中含悲离去。
“行路难、用水难、用电难、就医难、上学难、增收难”,库区72个重淹村的“六难”引起省、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每年省、市、县有关部门都要为重淹村的群众送来米、面、油等物资。然而,这种输血式的扶贫并没有让库区重淹村的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3年攻坚奠基础
2006年,省委、省政府发布“升钟水库淹没区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方案”,要求升钟库区扶贫开发“一年启动,初见成效;二年攻坚,改变面貌;三年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南部县针对库区“六难”问题实施扶贫开发。该县依托县绿神丝绸公司,建立了“绿神公司+先锋蚕业合作社+农户”的??业科技扶贫发展机制;引进南充金福源花生加工公司、绿宝菌业公司与库区农户签订科技服务及保护价收购协议,形成了“金福源公司+市农科所+协会+大户”和“绿宝菌业公司+协会+大户”的花生、菌业科技扶贫发展机制。三大公司的科技服务覆盖了60%的淹没村农户。同时,南部县引进业主、大户56户,承包了近千户农民的技术指导,既给库区群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又为库区群众自身增强造血功能提供了示范。
南部县坚持把库区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大舞台,把29名优秀干部充实到库区乡镇领导班子。从县、乡机关选派72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库区重淹村担任支部书记,94名熟悉农村工作的机关干部到结对帮扶村任党支部副书记。同时,南部县127个县直部门、1255名党员干部分别与库区重淹村(特困村)、特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捐赠资金326万元、化肥1290多吨、衣物4.5万件。
南部县在升钟库区建成通乡公路151.6公里、通村公路928公里,西河大桥竣工通车,初步形成了晴雨通畅的县、乡、村、组四级交通网络;累计兴建各类小微水利设施9987处,新增蓄水量216万立方米,基本解决了库区10个乡镇近10万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改造11所中小学危房5983平方米,修建学生生活用房2.53万平方米,新增寄宿制学校校舍7200平方米;改造村卫生室74个,新建乡镇卫生院10个,购置设备132台(套),培训医务人员24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100%,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疾患不出乡”;完成库区10个乡镇、104个村、1.69万户农网改造,实现了用电村村通。
为确保群众持续增收,南部县大力发展相关产业,使库区群众户平拥有“1亩桑园(含四边桑、荒坡桑)、1头生猪、1只山羊、50株核桃、1名外出务工人员”,初步形成了以蚕桑、干果、畜禽、劳务为主的增收产业,带动库区群众人平年增收600余元。
体育赛事打造扶贫“范本”
“六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0万群众守着一湖碧水,致富的希望又在何处?
经过论证,南部将库区致富的希望锁定在钓鱼项目,同时决定将升钟库区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2009年,南部县举行第一届全国性的钓鱼大赛,用体育竞赛的方式推动库区扶贫;2011年,南部人“异想天开”举行国际性的竞技大赛,邀请国际钓鱼精英逐鹿升钟湖。以前本地人都不愿意去的升钟湖区,迎来了世界五大洲的朋友。南部县因升钟湖而声名远扬,升钟湖因钓鱼赛而走向世界,库区群众因旅游业兴起而迅速增收。
“现在是干部真心爱民,群众懂礼、懂法、懂情。”宋泽勇谈及钓鱼运动带来的好处时,笑容满面地说,“我的体会是,景区名气大了,我们渔家乐更要热情接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