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路交通伤危害人类健康“世界第一公害”
道路交通伤危害人类健康“世界第一公害”
汽车工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现代文明,但也给社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不小的灾难,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一公害”的道路交通伤。1886年1月29日,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奔驰”,3年以后,即1889年9月,在纽约即发生了第一起致死性车祸。现在全球机动车拥有量已超过9亿辆,20世纪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目前全球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近100万,受伤者约数千万;我国每年因车祸致死的人数已超过8万,伤者数百万。专家们预计,在新世纪里,全球交通事故将会进一步增多,在发展中国家,这种增长的势头会更为迅猛。
从全球看,道路交通伤的发展趋势有两种情况:一是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呈平稳或下降的趋势;另一是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按一般规律,国家经济??展速度若超过4%~6%,交通事故,尤其是事故死亡人数均呈上升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与此同时,交通事故及其所致的伤亡也呈不断上升之势。1999年,道路交通事故数已达412860次,较1998年增加19.3%,死亡人数达83529人,较1998年增加7%,受伤人数达286080人,较1998年增加28.4%,这一增长的趋势一时还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道路交通伤的有关情况
1 事故原因 多国的统计表明,人的因素占90%以上。车辆和道路因素所占的比例很小。土耳其报告,在事故原因中人的因素占95%(司机80%,行人14%,乘客1%),车辆因素占3%,道路因素占2%。我国1998年统计,人的因素占92.8%(机动车司机84.3%,非机动车司机4%,行人和乘客4.5%),车辆事故占4.1%,道路因素占0.1%,其他占3.0%。美、英统计,人的因素分别占94%和95%。人的因素中,主要是违章驾车,如超速、超载、不按规定让行、车间间距小、酒后驾车;行人因素主要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穿行马路等。
2 肇事者和伤亡人员的年龄 我国1998年的统计显示,肇事者的年龄以21~45岁居多,占85%。就性别而言,男性占97.27%,女性仅占2.73%。这不仅是因为男性司机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与男性司机违章驾车的几率更高有关。美国的一项统计表明,年轻人驾车经验少,遇意外情况时心态不稳定,不少青年人又富冒险性,追求刺激,故易发生车祸;老年人因视力和反应能力降低,疾病较多,故驾车时也易发生车祸。为此,芬兰规定,凡45岁以上的司机,每5年需强制性做健康检查。
3 饮酒 美国车祸致死的人中,以往约50%与饮酒有关,1995年已降至40%。俄罗斯交通事故中因司机饮酒者占24%,行人醉酒者占25%。我国1998年统计,因醉酒驾车造成的事故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分别占总数的1.6%、3.1%和2.1%,但因检查不够全面,实际数字可能更高。许多国家早就有血液酒精允许浓度(BAC)的立法,一般在0.05~0.1之间。因为,在0.025时,人就可能出现头昏、疲倦和精神压抑等征象。我国规定,司机的血液酒精允许浓度应为零,但实际上不容易达到,故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制订新的标准。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规定,可购买酒的最小年龄为21岁,新司机的血液酒精允许浓度应为零,结果是:1982~1995年间,16~20岁司机因饮酒而发生致死性车祸者减少了03%。
4 车速 车祸致伤几率与车速,死亡几率与车速均有直接关系。
5 事故倾向性 国外早年研究显示,约3/4的车祸发生于1/4的驾驶人员中。国内的研究表明,6%~8%的驾驶员存在事故倾向性(发生车祸3次以上者),他们造成的车祸占车祸总数的30%~40%。因此,在考核或挑选机动车驾驶员时,最好做一定的心理测试。
道路交通伤的发生过程
道路交通伤有许多类型,如撞击伤、烧伤、爆炸伤等,其中最多见和最典型的则为撞击伤。
致伤方式①车内乘员在车辆被撞击瞬间,大致仍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高速摄影显示:未防护的驾驶员(假人)在车体被撞后,先是下半部向前抛掷,膝部可能碰到挡风玻璃上,腹部可撞击到驾驶盘下或操纵杆。头部弹回后,胸部又与驾驶盘相接触,继而头部再次撞击挡风玻璃上。前排乘员因其前方无驾驶盘或操纵杆,故更易抛向挡风玻璃。后排乘员可被向前抛掷。此时,头面部及胸部撞到前座的后面或前一排乘员的背部,或继续向前,撞击前方部件而受伤,或被抛至车外而受伤。如抛至车外,其致死概率为未被抛掷者的4倍。②行人:行人被小轿车撞击时,可造成直接撞击部位(腰部或下肢)损伤,因撞击点在行人的重心之下,故被撞者易做向心性旋转而被弹至车体上方,碰撞到挡风玻璃或车顶盖而致伤;着地后可发生颅骨骨折和软组织伤;如有其他汽车驶过,又有可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