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女工生存原汁采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个女工生存原汁采访

三个女工生存原汁采访   一棵没有被暴风雨和冰雹摧毁的弱树   在困厄颠沛的时候能坚定不移,这就是一个真正令人钦佩的人的不凡之处。――贝多芬      田静42岁,1980年入厂,齐齐哈尔市某大型国有企业热表处理车间天车工。   田静18岁进厂,高大的厂房,这样现代化的设备,别说是一个高中生,就是一个大学生也可以大展宏图啊。她听到机器轰鸣就浑身是劲。但几年之后,现实给田静迎头浇下了冷水:产品没有订单,机器“趴窝”。放长假一放几个月,工资实行政策性补贴,多数是只拿230元。生下女儿两年后又因与丈夫性格不合离婚。26岁的田静带着嗷嗷待哺的婴儿月收入有时还不到200元。最少的几个月,每月开87元。丈夫虽有抚养责任,但至今也没给过女儿一元钱。   一袋奶粉4.08元,为了从牙缝里省下钱给孩子买奶粉,常常是往大米饭上倒点酱油,再挟点咸菜条就是一顿饭。咸菜是自己腌的,商店里卖的,她嫌贵。所幸的是,田静与父母及弟弟一家三口住在一起。当时田静的奶奶还在,总共8口人住在50平方米的房内。密度超出正常人生活的想象力。弟弟三口住一个屋,父母住一个屋,田静、孩子和奶奶住在过道的沙发上。四世同堂,总共8口人住在50平方米的房内,但他们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父母很能体察田静,一发现她发闷,就会说:“有难事?还有钱吗?”妈妈本来已退休,可是见到女儿收入这样少,就又找了一份兼职的工作,风里雨里雾里雪里,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像个钟摆一样没有一刻休息,回到家里又精心照顾婆婆。有好几次,外面雷声大作,巨雷把百年老树劈成两半儿,妈妈也照样一个箭步消失在大雨里,每到这时,田静心里就涌上极为愧疚的情愫:“妈妈,你是为了我和孩子才去挨累的呀!”   田静很懂得关爱别人。弟媳妇宫外孕手术,她忙前忙后,是最不怕吃苦的特护,给孩子织毛衣,先给弟弟的孩子织。   “近几年,工厂效益略好,我每月开到500元了。我一如既往,宁可少吃少喝,也不让孩子耽误了。就说今年6月吧,正常中考168元,报考幼师243元、厂技校300元,都交了,哪个能行就上哪个。”   田静与其她女工的不同在于命运多??。从1984年至今,她大手术就做了4次。阑尾炎穿孔,宫外孕、子宫次全切。“第二次手术前,我有些害怕了。医生检查完对我说,你肚子里快成血豆腐了。我瘦得很小,躺在床上盖上被,医生有时以为我没在床上。妈妈一直不离我的左右,这时,如果天塌下来,她也会用手擎住。检查最后结果:宫外孕,一块石头落地了。从手术室出来啥也不知道,麻药过后腰疼得受不了,工友就一边一个用手托着我的腰,还给我轻轻按摩。这次手术,车间共派出9个工友,分3班护理我,一直到拆线。手术完没几天是我的生日,爸爸特地买了一条玛瑙项链送给我,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家人给了田静战胜困难的力量,工友和工厂更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上有老,下有小,不乐呵给谁看?”在车间她开着天车,说唱就唱两嗓子;每天晚饭后都去参加扭秧歌、跳舞。工作份内份外都干,与车间里任何一个人都处得挺好。谁有事求她都行,相对象、买房子、买大件,几百人就像一家人那样互相帮忙。红白大事,她从不落下。惟独同学聚会不愿参加。同学当中,有升职当官儿的,有经商挣钱的、有家庭美满的,与人家说什么?说事业,总感到底气不足,说家庭就更不好启齿。还有至少要拿出100元。100元是收入的1/5,舍不得在几个小时内就花掉。   搏击会降服困苦厄运,或许她们真的要转运了。      成功总在拼搏后   人生是艰苦的。对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夜的斗争。   ――罗曼?罗兰      吴斌 41岁,齐齐哈尔某大型国企车间质量员、技术组组长。   吴斌16岁,初中毕业入厂。那时,能有一个铁饭碗是长辈们最满意的事情。吴斌干得出色再出色,车间领导把板报、倡议书一类的文字工作让她来做。别人认为是负担,可她愿意接受,每次尽最大努力都做好。领导看出了她的能力,就让她当宣传员、描图员、团支书,后来考上了电大,这一成绩虽微不足道,但已成为改变她命运的条件之一。   当吴斌信心十足地朝胸中目标前进的时候,工厂开始出现亏损,连亏13年,累计22个月零工资。母亲瘫痪。生小孩。她早晨第一个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晚上是最后一个接走。丈夫是电梯工,常常外出作业,不在家。从家到托儿所到工厂再到母亲那里,她来往穿梭。从入厂到现在,26年,没迟到、没早退、没旷工。爱人住院,她也是利用早、午、晚的空闲时间去医院照料,没有因丈夫的病影响工作。孩子小的时候,一次,见到别的孩子吃水果就伸手要,但有时不发工资,哪来的钱?只好等到开支的时候才给孩子买水果。一次,吴斌给孩子买了4个香蕉,孩子说;“妈,你开支了?”每当给孩子买点水果,孩子都说这句话。自从工厂经常欠薪后,吴斌不敢领孩子上街。到了节假日就是领孩子去嫩江公园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