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江苏教育厅.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制高职-江苏教育厅

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内涵 资料要求 1.专业群构建 1-1目标定位 1.学校专业建设规划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尤其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专业群建设在学校专业建设规划中地位凸显; 2.专业群构建思路清晰,群内各专业定位明确,适应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面向特定的“服务域”; 3.建设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 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学校“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专业建设计划、专业群设置调研报告、论证报告及过程性资料。 1-2结构组成 1.专业群由3个及以上专业或专门化方向组成,其中至少1个专业连续招生6年以上,专业组合科学、结构稳定,适应职业岗位迁移; 2.核心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与产业对接紧密,在专业群中具有引领和核心作用,近6年内获得省级及以上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荣誉、奖励或立项; 3.群内相关专业与核心专业优势互补,促进专业间合作与共享,形成合力,提高专业群的建设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专业群设置和资源配置情况、专业(专业方向、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专业获得荣誉奖项有关文件、反映专业群设置科学合理的相关材料。 1-3建设机制 1.建立校企双方参与的专业群组织体系,配备群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群课程负责人,职责明确,运行高效; 2.具有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督查考核机制,适应专业群的需求,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整合专业教育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互补。 组织机构相关文件、管理制度汇编及制度实施情况的有关材料、反映实施成效的相关材料。 2.培养模式改革 2-1培养方案 1.校企共同制订科学、规范的群内各专业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产业岗位细化新特点并具有一定前瞻性; 2.加强以 “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行校企一体化育人; 3.围绕专业群培养目标,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突出职业精神培养,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全面发展与多路径成才、终身发展搭建“立交桥”。 专业开发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专业群建设调研、论证与剖析等过程性材料;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 2-2教学模式 1.探索符合专业群特点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完善分层教学制、走班制、学分制和导师制。专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 2.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充分体现专业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能力; 3.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教师和学生全部开通网络教学空间和学习空间; 4.职业技能竞赛成果显著,技能竞赛活动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良性互动。 教学模式改革各项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与考核标准以及教学模式改革阶段性成果。 2-3评价模式 1.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系统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2.实现质量评价方式多元化,广泛吸收学生、家长、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质量评价,积极探索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 3.应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诊断与指导,为科学评定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机制、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以及建设性成果;评学、评教的过程性材料。 3.课程体系建设 3-1体系构建 1.围绕特定的“服务域”,开展职业岗位调研,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形成专业群岗位能力分析报告; 2.围绕岗位群工作领域,构建“群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群选修课程”, 形成各专业间彼此联系、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 3.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认知特点,科学设置五年一贯制各阶段课程内容; 4.群专业平台课程门数占全部专业课程门数(不含综合实践课程与专业技能拓展课程)比例50%以上,群选修课程门数占全部选修课程比例50%以上。 专业群建设调研报告、专业群岗位能力分析报告、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论证报告、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流动修订的过程性资料、审批报告等。 3-2课程开发 1.建立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课程和课程资源开发机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超过70%的群平台课程有辅助教学资源(活页讲义、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