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话广播系统解决方案.docx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话广播系统解决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话广播系统解决方案

综合管廊紧急电话与广播调度系统解决方案目 录一、系统行业概述4二、系统设计依据5三、系统设计原则6四、系统方案架构图7五、系统设计描述81、监控中心82、管廊道内部9六、系统主要功能101、调度管理102、紧急电话通话113、广播喊话114、广播音乐115、报警管理126、通话录音127、视频联动13七、系统主要优势131、离线对讲功能132、多级管理结构133、融合调度管理144、智能事件检测功能145、信号传输优势156、系统高可用性167、核心价值17八、主要设备介绍171、对讲广播调度主控机172、多媒体管理控制台193、多媒体对讲广播调度软件204、对讲广播话机215、通信分站主机226、通信分站副机237、防水喇叭24系统行业概述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管廊,是一种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能够有效的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管廊道作为地下工程,同时管廊内由于运行着各种电力、水利和通信设备管线,使得管廊内部具有极度复杂的电磁环境,这两项条件使得手机信号难以进入到管廊内,因此,管廊内的紧急电话成为了唯一与外界通讯的工具,这就决定了管廊应急电话不能等同于其他的行业电话。它是做为一种通讯保障系统,为管廊内工作人员提供实时、稳定、全程覆盖的通讯需求,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管廊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众多的入廊单位均有着各自的通讯需求,这就使得应急电话必须具备与外界互相拨打的通讯能力,同时必须能兼容各个入廊单位的呼叫需求。华天成管廊道紧急电话和广播调度系统解决方案是华天成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集于紧急电话对讲、广播和管理调度的综合管理系统,它采用领先的网络音频技术,布设在管廊内的通信分机节点均采用网络进行通信的信号传输,是一套纯数字传输的对讲广播系统。解决了传统对讲广播系统存在的传输距离限制、多级管理、易受干扰、稳定性差、语音效果不清晰、回音、杂音、嚣叫等问题。系统结构稳定,组网灵活,只需将设备接入内部网络即可构成功能强大的数字化通讯系统,可实现计算机网络﹑紧急求助、背景音乐、视频监控﹑公共广播的融合应用,还可以扩展到公共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应用。本方案将对讲电话系统、广播放音系统、报警系统进行了融合统一,通过自主研发的控制软件即可轻松实现上述功能的操作,简化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为管廊内的通信需求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 系统设计依据YDT 1127-2001《No.7信令与IP互通的技术要求》YDT 1203-2002《No.7信令与IP的信令网关设备技术规范》YDT 1263-2003《基于IP的网络与传统电信网互通的技术要求》YDT1071-2006《IP电话网关设备技术要求》YDT1264-2003《IP电话 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第二阶段)》YDT1390-2005《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YDT1516-2006IP《智能终端设备技术要求-IP 电话终端》GA/T75-9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标准-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XX-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安全防范工程验收规范》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2887-89《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30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系统设计原则可靠性确保系统在运行期间不间断工作,成熟的软交换技术、工业级的设计和嵌入式的操作系统进一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先进性这套系统是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多条项目的实际经验,结合业主和设计院的宝贵意见,我们不断提升,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进行完善,目前在全国各地都有成功的案例;兼容性我们采用的是SIP协议的软交换系统,是一套开发的系统,后期其他的厂家只要按照国际主流是SIP协议设计,就可以加入我们的系统,兼容性非常强,让使用方没有后顾之忧;扩展性我们在设计上,考虑到管廊道内后期的其他业务需求,预留了视频监控、烟雾探测、消防报警、事件检测等功能接口,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后期业务接入; 系统方案架构图 如上图,在监控中心安装架设我司自主产品主控机、对讲广播控制台和对讲广播话机,设备接入监控中心的网络。在管廊道内安装布放通信分站主机(紧急电话箱)和分机,通信主机在管廊道内按顺序采用光纤进行直连,当有多个管廊道接入时,各个通信主机节点依次相连形成环网,环网与监控中心网络连接,确保了管廊道内每个通信主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