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平 2007年第4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生平 2007年第4期

我生平 2007年第4期   忆记童年韶光      我是1922年在安徽合肥出生的,头六年生活在合肥。我有一张我一生最早的照片,我坐在我母亲的膝盖上,站在旁边的是我父亲,那时候他是安徽省安庆一个中学的数学教员,后来考取了安徽省留美公费,到美国去念书。这是1923年秋天,在他出国前夕,我们一家三个人在我家的小院子里照的一张照片。那时我父亲穿的是长袍马褂。1928年,我六岁的时候,我父亲得了美国的博士学位回国,我母亲跟我到上海去接他。然后我们一家三口就去了厦门,因为我父亲就任厦门大学数学系的教授,我们在厦门住了一年。   我们在厦门大学的住宅,就在海边,那个时候厦门大学教授的房子是一座一座小洋房,离海只有50米的样子,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大海。沈从文曾经讲“是海放大了我的感情和希望”,我觉得这个话完全符合于我当时的经验。   我们在厦门呆了一年,1929年我父亲接受了清华大学的聘书,所以我们一家三口又从厦门经过上海到了北平。我在北平前后住了8年,一直到1937年。   对于清华园8年的生活,我后来写过一篇文章,讲清华园里头“每一棵树我们都曾经爬过,每一棵草我们都曾经研究过”。“我们”是指我当时在清华的小学同学。清华那个时候学生只有几百人,所以教师也很少,教师的子弟也很少,加起来不过50个人。所以学校里头的一座小房子,成了清华子弟的小学,我就在那个小学念了三年级到六年级。   我在小学念完四年以后进了北平城里的一个中学,叫崇德中学,现在改了名字叫做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那时在北平、在上海都有很多的外国教会设立中学,当时的北平,我没有看到过统计,不过我想有一半的中学是外国教会设立的。崇德中学就是几个外国教会设立的中学之一。   今天回想起崇德中学的4年,最深的印象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在中学生中的巨大影响。那个时候,内忧外患,是非常不稳定的一个时代。那个时候国民党因为组织能力不够强,又非常腐败,所以他们没有很大的宣传的本事,可是地下共产党非常厉害,在每一个中学里面都有少年民族解放先锋队。我记得我在中学念初一到高一,这4年之间,就接触过很???地下党所给年轻的同学看的小册子。      志存高远,学在西南联大      1937年抗战开始了,1937年到1938年是我们一家逃难的一年。1937年的夏天,回到了合肥,在合肥住了几个月以后,南京失守。合肥离南京的距离很近,所以当时的合肥人心惶惶。我们后来经过了很艰难的道路,经过了前山、太湖,最后到了汉口,从汉口坐了火车到了九龙,从九龙坐船到了海防,然后坐火车到了昆明。因为清华大学那时搬到了昆明,跟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我父亲要到西南联合大学继续做数学系教授。   到了昆明以后,我又在昆明读了一学期的高二。那时流离失所的中学生非常多,所以重庆的教育部颁发了一个命令,说是不需要有中学文凭,就可以报考大学,叫做同等学力。所以我就以同等学力的资格报考大学,考入了西南联大。   当时的西南联大非常简陋,1938年到昆明的时候还没有校舍,就借了叫做昆华农校的一些房子。可是这些房子远远不够,所以就把理学院、工学院留在昆明,把文学院放到了蒙自,蒙自是在昆明南边的一个小城市。   当时西南联大有一位大学者陈寅恪,他在那儿曾经写过这么一首诗――《南湖即景》:“景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醒。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黄河难塞黄金尽,日暮人间几万程。”这最后四句,我想今天的年轻人不一定能够完全地体会,“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陈先生很显然是有点怕,这一次南渡有点像北宋南渡到了南宋,就再也回不去了。这种心情我想是今天的年轻人不容易了解到的,可是每一个年轻人我认为都必须要知道,当时中华民族怎样的困难。   西南联大后来在一年之间赶盖了一些房子。当时的学生宿舍都是茅草房子,地面是土。一个房子是从一面进去,有一条路一直通到对面,路的两面,每一面各有10张双层床,加起来有20个床位,住40个同学。每一个同学面前有一个小书桌,我们的一切家当就在床底下跟书桌上。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在西南联大前后生活了7年。头4年是本科生,得了学士学位,以后又念了两年研究院,得了硕士学位。后来因为当时家里经济情况非常困难,我父亲的薪水因为通货膨胀不能应付家用,所以我就做了一个中学的数学教员。在那一年里,虽然我一方面做中学教员,但另外还有很多的时间,所以我跟西南联大的物理系有密切的关系。这7年对于我一生的研究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   1938年秋天,日本人对昆明进行大轰炸,西南联大的很多教授都纷纷搬到乡下去。1940年秋天,有一次空袭,我们租的房子院子里中了一弹,幸亏我们全家都在防空洞里,所以没有人死伤,可惜东西都丢掉了。后来我们就搬到乡下去了。西南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