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doc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天津市红桥区邵公庄小学  李蔷 联系方式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浅谈几点体会: 一 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见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堂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一)创设问题情境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与问题,终于问题。”从本质上说,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是学习的心脏,所以教师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教学最大公因数时,出示教材主题图,王叔叔家新买了一套房子,他准备给他们家的储藏室的地面铺地砖,在买砖前,他量了一下他们家储藏室的长是16分米,宽是12分米,他准备买正方形的地砖,而且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的,他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同学们能不能帮王叔叔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这样在教学中合理地创设有探究因素的问题情境,诱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信息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具有开放性的,生活性的,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提供的信息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让学生通过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例如:教学简单应用题时,教师出示这样的情境:客户说:“王厂长,你好!我们订做的660套衣服,生产得怎样了?”厂长说:“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客户说:“我们等着要货,你们3天之内能完成吗?”厂长说:“能。”同学们,你们根据刚才提供的信息可以想到什么数学问题?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就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 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 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关键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让少数人参与还是让全体学生参与,是在同一层次参与还是在不同层次上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在教学中,必须克服教师满堂讲,少数学生在学习,多数学生当陪客的倾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一)在操作中参与 只有让学生亲自做一做,试一试,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教师要设计好问题探索过程和要求,使学生带着目的,带着任务去探索,还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不要走过场,做形式,使学生有所得有所获。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课前让每名学生自己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对,课上让他们把每对三角形摆一摆、拼一拼,看能不能拼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动手操作,同学们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讨论这三种图形有什么关系?学生能够回答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再让学生思考拼成的图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最后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在充分参与下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把旧知识与新问题联系起来,得出新的计算公式,学生理解了计算公式产生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类比、分析和归纳能力。 (二)在合作中参与 教学过程如果没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其过程往往流于形式,教学任务也无法真正落实。组织有效地“合作研讨”,能很好地解决教学效率的高低。例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首先让学生猜一猜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可以怎样推导?(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通过讨论,学生大胆猜测,有的学生说:“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旋转、平移来推导”;有的学生说:“把一个梯形横着对折剪开,再通过旋转、拼补来推导”;……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来验证。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动手、动脑等活动得出多种公式:公式1: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2×(高÷2)×2。最后比较哪种方法最好理解,得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知识的相互补充,使每个学生在这种亲历的实践活动中发展成长。 三 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 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赞可夫认为:“学生的反映是个体的反映过程,应该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探索。通过探索,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